——評冰心的詩歌《倦旅》"/>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 正
以“心淡”吟詠去國客游的鄉愁
——評冰心的詩歌《倦旅》
○李 正
冰心的詩歌《倦旅》,以“心淡”作為貫穿全詩的情感主線,吟詠出詩人去國客游、離鄉思親的愁緒,展露出詩人創作時的惆悵心態。詩人通過對“心淡”的反復吟詠,書寫出一個去國遠行的游子,在離別故國時表現出強烈的鄉愁以及內心的孤苦與煩悶,給人巨大的精神震撼。
心淡 客游 鄉愁 震撼
冰心的詩歌《倦旅》,寫于1924年1月,是詩人客居美國時創作的代表作品。1923年9月,冰心歷經艱辛,飄洋過海赴美留學深造,此后不足三月,由于水土不服患病在青山沙穰療養院療養數日。
詩歌的標題名為《倦旅》,意即疲倦的旅居,這一標題清晰地展露出詩人創作時的惆悵心態。一個遠離故鄉且又歷經病痛折磨的游子,備感失落與無助。冰心在《在美的創作》一文中也明確談到了這一段患病的經歷:“我遠渡重洋到美國后,又生病住了醫院。在我孤寂清閑時,就很想家,想祖國,想親人,也想少年朋友們,就更想給孩子們寫東西。”[1]在《倦旅》一詩中,冰心通過對“心淡”二字的反復吟詠,把詩人的倦意與愁緒、孤寂與憂傷的情感書寫出來,帶給讀者巨大的感染力和沖擊力。
《倦旅》一詩主題突出,層次鮮明,全詩共分為四個小節,每一節均以詩句“一切的心都淡了!”作為結尾。此詩的第一節的頭兩句“燈已滅了/殘花只管散著余香”,就造就了一種冷落凄清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幽靜的境界。燈滅,點出時間已是傍晚。這里的殘花,又給人以凄涼的感覺。第一節的中間三句“欹枕處——只一兩聲飛雨/打著窗戶。”則又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冷落凄清的氣氛。第一節的前五句話,讓人聯想起這樣一幅凄清的畫面:患病療養中的詩人在一個漆黑的夜里,燈光已全部熄滅,黑暗中的自己看不清任何事物,卻只聞到屋外殘花發出的余香,只聽見一兩聲飛雨擊打窗戶的聲響。飛雨打著窗戶,為漆黑的夜景圖又增加了一層荒涼之感。在這里,詩人通過對“燈”“花”“枕”“飛雨”“窗戶”五組意象的營構,短短五句,就勾勒和渲染出詩人內心最真切的失落與惆悵。于是,詩人在第一節最后兩句這樣寫道:“聽得此事,/一切的心都淡了!”詩人借此情此景,通過對“心淡”的吟詠抒發出去國客游的鄉愁。
在抒發出第一層去國客游的鄉愁之后,全詩進入第二節,詩人將筆觸轉向了夜中的景物,在第二節前六句她這樣寫道:“新月未落,/朝霞已生。/蒙蒙里——/一顆曙星/躲避天光似的/穿著亂云飛走。”在這里,詩人通過對“新月”“朝霞”“曙星”“亂云”的動態描繪,將讀者的視線轉向了動態之景。一個“亂”字,既是對天空中云朵的詩意描繪,更是漂泊的詩人內心情緒的真實寫照:客居他鄉,卻又久病不起,仰望夜空,去國客游的鄉愁愈發顯得濃烈,詩人的內心正在歷經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煎熬,一個“亂”字,用在此處顯得尤為貼切。星月未落,朝霞已生,曙星飛走,夜空之景在變換,詩人由上述的動態之景聯想到了自己旅美時歷經的艱辛。她在第二節后三句這樣寫道:“好辛苦的路途啊!/看到此時,/一切的心都淡了!”在這里,詩人巧妙地將聽覺書寫轉向視覺書寫,由第一節的“聽得此事”轉向本節的“看到此時”,由“耳之所聽”轉向了“眼之所見”,第二次對“心淡”進行了吟詠,顯示出更加濃郁的去國客游的鄉愁。
在詩歌第三節前五句,冰心寫道“銀海般的雪地,/怒潮般的山風——/這樣的別離!/山外隆隆的車聲,/不知又送誰人遠去。”在這里,“雪地”和“山風”均是極具冰冷化特征的事物,詩人在此又借用“銀海”和“怒潮”對這兩個極具個性特征的意象進行了修飾,一下子強化了別離之苦。詩人抒發出的內心孤寂,猶如“雪地”和“山風”一般冰冷。在這樣冰冷的心境之下,詩人又聽見山外隆隆的車聲,并由此聯想到送別遠去的場景。“隆隆”的車聲,和此刻詩人內心無邊的孤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凸顯出詩人內心濃烈的去國客游和鄉愁。在第三節最后兩句,詩人接著寫道:“聽到此時,/一切的心都淡了!”在此,詩人重新將視覺書寫轉回聽覺書寫,第三次對“心淡”進行了吟詠,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強烈的別離之苦。
詩歌最后一節,真切地展現了詩人養病時期的生活狀態,同時也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真實的內心世界:“鼓勵的信,/寄與了倦慵的人!/事違初意皆如此!/一書在手,/湖光睡去,/星辰漸生——”詩人養病期間,曾得到了諸多朋友的安慰與照顧,朋友的來信給予了詩人莫大的精神鼓勵。然而,現實和理想的差距讓她感到事與愿違,頓生倦意。“倦慵”二字,確切地表現了詩人養病期間的精神狀態,同時也照應了本詩的標題“倦旅”,與標題相呼應。雖然滿心倦意,病中的詩人依然積極向上并堅持學習,這正如評論者段慕元所說:“回首在美國的日子,學習、思鄉、寫作幾乎是她那段時間的全部。”[2]接著,詩人寫道:“看到此時,/一切的心都淡了!”在全詩最后一句,詩人又重新將聽覺書寫拉回視覺書寫,第四次對“心淡”進行了吟詠,從而使得去國客游的鄉愁達到頂峰,實現了情感的升華。
基于對故鄉和親情的無限眷戀,在漆黑冰冷的長夜中,想到自己獨自一人漂泊異鄉卻又身患重病,冰心難以忍受內心的孤寂與惆悵,只好以“殘花”“飛雨”“新月”“曙星”“雪地”“山風”“湖光”“星辰”等事物來寄托內心無邊的惆悵,吟詠那冰冷的、充滿寒夜的倦情,并借此抒發出國客游的強烈鄉愁,這正如冰心自己在《中秋看夜月》一文中所說:“鄉愁麻痹到全身,我揮著頭發,發上掠到了鄉愁;我捏著指尖,指上捏著了鄉愁。是實實在在的軀殼上感著的苦痛,不是靈魂上浮泛流動的悲哀!”[3]這種強烈的去國客游的悲苦與惆悵,通過冰心的感傷書寫和反復吟詠,使讀者感受到巨大的精神震撼。
注釋:
[1]冰心:《在美的創作》,《冰心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161頁。
[2]段慕元編:《一個真實的冰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15頁。
[3]冰心:《中秋看夜月》,《冰心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164頁。
(李正 四川南充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 637002)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廳項目“冰心創作思想與風格流變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