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曦(浙江省嘉興市秀水中等專業學校)
美術比賽與中職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李晨曦
(浙江省嘉興市秀水中等專業學校)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更能體能一個民族的持續發展能力。創新對于學生個體發展尤為重要。在美術教育中,就是要培養和挖掘學生的各種創新能力。通過美術比賽的形式去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創新力,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作靈感,所以美術比賽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通過研究美術比賽對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作用,進而對美術設計發展進行闡述,希望會對美術學生創作有促進作用。
美術比賽;創造能力;個性
當前,我國在美術教育方面有了長足發展,但因為在教學模式和形式上主要以教為主,使創造性受到一定的影響,但總體而言已形成了開放式、競爭式的教育模式。目前,我國的素質教育已經逐漸取代了以往只注重應試的教育模式,尤其在美術教育方面,創新教育已經成為引領教育的排頭兵。美術教學活動在教材與教學方式上也有了新的認識和定位,如通過開展各類比賽、競賽活動等多種有效的激勵機制,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感知力,使美術教學成為促進創新教育和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
(一)美術是直觀的教學藝術
美術教學是為了傳遞藝術,其特質在于可視可感的形象性,可以通過教學讓學生學會體驗、欣賞、挖掘、創作藝術。美術教學所表達的藝術內涵可以借助音樂或是語言等來啟迪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多角度、多層面、系統地通過視覺去感知藝術內涵,如通過眼睛觀察來“感知”和“解讀”藝術。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主要包括演示、觀察、比較等。學生運用繪畫和實物臨摹體現作品的典型性、代表性,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美術的內涵體會理解得更深,記憶得更牢。
(二)美術課堂教學體現的藝術性
美術可以理解為“美與術”的結合,“術”就是各種方法、手段和技能的集合體。美術課堂教學中,藝術性可以使美術學科特點更好的表現,其中主要內容涉及造型、構圖、色彩和立意。學生充分發揮動手動腦能力,通過仔細觀察,形成對藝術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創作沖動和激情。
(三)關注學生美術情感的培養
美術即文化,美術教學即文化教育。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可以把美術理解為狂風驟雨,也可以利用美術手法表現春天的綿綿細雨,因此,培養美術情感也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美術來源于人類生活,也是人類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創造,而情感的體驗必定讓學生加深對自身的認識和對生活的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向往,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統一,使學生對美術學習和創作興趣越來越濃,增強其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自信。
(四)美術教學要有多樣性
美術有著多樣化的藝術特點,這使學生形成了個性化的美術創作。美術教學在不斷積累過程中厚積薄發,讓學生充分理解美術藝術多樣性、層次性,把美術的包容性與多樣性有機地統一起來。通過多角度去理解美術的獨特之處,使美術教育的開放性、創造性充分展現出來,所以美術教學可以讓學生充滿想象力,最終形成欣賞自我、發展自我,創造美麗生活的目的。
培養創新人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創造精神與能力培養已經成為人才競爭力的核心內容,所以,創新教育方式的目的是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成為當前教育的著力點和落腳點。
(一)樹立創新意識,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學校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加強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方式,把教育目標定位在培養創新型人才上,實現由傳統的獲取知識的教育目的觀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教學目的觀轉變。學校還要創設和諧溫馨、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努力營造校園內爭、學、趕、超的競爭氛圍,再加上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能夠在學習創作方面勇于創新,養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
(二)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創新思維
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師講授知識的舞臺,如何在舞臺上把角色扮好,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方式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充分發揮引導角色,使教學方式由灌輸變為引導和典型開導等,讓學生不斷提高自我認識,激勵創新動機,樹立創新意識,從而啟發學生思維,點撥思想火花,激發創新靈感。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這是創新思維所要求的基本要素。
(一)美術比賽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孩子講的學問,而在于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當興趣已很濃的時候,再教他學習方法,這才符合優良教育的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學好任何學科的基礎。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堂注意力相對較弱,若采用常規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封閉教學模式,學生容易缺乏興趣。因此,本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要始終把激發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在美術課堂上,通過講、比、賞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聽中學、比中學、賞中學,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新意識才能提升。
通過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使學生的“視覺化的心靈”得到拓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輔助因子。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活動全部過程離不開對現實形體的把握和興趣的培養,使學生形成一個符合自己需要的心理意象,這便是興趣與想象、靈感與頓悟得以閃現的載體與誘發因素。
(二)設置比賽為創造性思維提供環境
美術教學活動靈活多樣、豐富多彩,應在美術教學中處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通過班內比賽、校內比賽和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等形式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運用比賽的平臺讓學生去展現自我,用自己的思維、眼光去觀察事物并創造出有個性、有見解的美術作品。
(三)美術比賽提升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美術比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直覺思維、靈感及想象力。現代研究表明,直覺洞察力越高,想象力就越豐富,人的創新力就越高。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美術競賽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意象進行重組或再創造,加上美術本身就具有靈活多樣性的特點,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在美術比賽過程中,學生可以憑借自身對題目理解,從自己的個性特點出發,突破性地創造美術所表現的形象或符號,使其沒有固定的答案,這樣就為創新提供了基本元素和內在要求。
(四)比賽公平性為創新提供了保障
任何比賽,公平是基礎。公平競爭會給學生帶來主動性和積極性。基于美術本身自由性與創造性特點,努力營造一個能充分發揮學生心理能力的比賽環境,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美術比賽是公平競爭與實現自我情感表達的有效方式,通過比賽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利于學生加深知識到實踐的轉化,進一步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創新能力滲透到美術作品的創作中,使想象、思維、靈感更豐富,創造性思維更活躍。
孔祥平.中職美術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策略[D].四川師范大學,2010.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