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煥英(龍川縣技工學校)
論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內容和方式創新
鄒煥英
(龍川縣技工學校)
技工院校學生以經過普通高中篩選以后的學生為主,讓這些學生掌握一技之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是實實在在的保底工程、民生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勢下,任務更重,難度更大,需要銳意創新教育渠道,滿足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應當堅持一定的原則,從教師素質、學校機制上給予必要的保障。
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渠道創新;中專生;人力資源
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作。技工院校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經過普通高中篩選以后的學生為主,擔負著將這些學生培養成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的重任,是維護普通群眾基本民生和基層社會基本穩定的重要力量。本文擬結合多年從事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實踐經歷,就如何定位技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創新內容、創新方式,提升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一些梳理和思考,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同仁們參考。
隨著高等教育的日益大眾化和職業教育的不斷擴張,技工院校與職業院校的邊界正在趨于模糊,經歷了生源之爭而淪入技工院校就讀的孩子基本上是學力較差,家庭經濟困難,甚至家庭有特殊情況的學生。由于初中階段的努力不足,進入技校后的學生難免自卑甚至自暴自棄。相對于以前尋求老師的開導、同學的互助,現在的技校生尤其是獨生子女技校生更多地依賴網絡,特立獨行、隨性而為、傳統、單向、有威嚴的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難以發揮解人之惑、示人以道、給人以力的作用,需要順應形勢,優化定位,從新的對象、新的形勢、新的需要出發,明確當代技工學校應當開展什么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定位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關鍵是要明確功能,不僅要補差,而且要創優。技校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一技之長,將來能順利地就業或創業,能完成相應的任務或實施有效的創業行為。這必須建立在思想相對成熟、行為相對規范的基礎之上。對技校學生來說,育人更重于教書,思想政治教育應放在首位。如果一個就業或創業者難以正確地認識基本社會形勢,難以約束自己的言行,其就業和創業基本上可以說不會成功;而一個技校生如果品行端正、意志堅定、善于團結、肯于吃苦、勇于創新,即使文化不高、技能不強,也可能在就業和創業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從事技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要定位自己的職能,要有責任感,力爭不讓學生因為行為不規范、思想不成熟而無法正常就業或創業;更要有光榮感,要相信成才先成人,成人宜成才,對那些少年無知的技校生在受到中考挫折后施以細致有效的思想教育,促使他們思想上成熟起來,行為上醒悟并振作起來,靠精神立人,有時候反而能超越中職生、大學生而成為更加出色的就業者或創業者。
1.主題創新
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鮮明,就是要向走向成年的技校學生灌輸基本的政治理論和道德要求。在此基礎上,學校要因人因時而異,設計不同的主題,進行系統的規劃和有效的思想引導。這幾年,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針對技校學生從進校到畢業不同階段面臨的不同思想難點,以及男生、女生、窮生、富生、農生、城生等不同的情況,設計了不同的主題,實施更有利于各類學生解決相應思想問題、實現健康成長的教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感到,對于技校生來說,技能固然重要,也肯定可以通過精心教學而成功地實現,而且可以通過將來在工作實踐中繼續學習提升;而技能之外的做人、處事、創業思路更重要,這些知識和技能本來就欠缺,如果在學校里再得不到有效的補充,走上社會以后更多的是沉淪而不是提升。因此,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全員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針對技校生存在的共性、個性問題,有目的地設計不同的主題實踐活動,真正在思想上成熟、行為上成人、素質上成才下功夫。
2.管理創新
思想政治教育絕不是政治老師單純地說教,也不是幾十門課程中的一門,而是貫穿技校生幾年校內外生活的每個角落的教育工程、管理工程、服務工程。這幾年,我們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生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提出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抓學生管理的理念,努力創新管理的內容,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之中,寓管理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從新生入學時就針對技校生的特點,在自信心、自尊自愛、文明禮儀、校史、校規校紀等方面進行教育,為他們幾年的學習和生活奠定思想基礎。在臨近畢業時,又針對學生的擇業和求職,切實加強思想管理,舉行富有技工教育特色的就業指導活動,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指導,使學生形成健康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理想,培養正確的就業觀念。在平時,教師要更多地注重開展感恩教育,注重生命意識、生存能力、良好生活方式的培養,讓技工院校生學會理解、學會感恩、學會報答,能夠心平氣和地學習和生活。
3.服務創新
技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育、管理職能之外,我認為還有更重要的服務職能。它實質上是服務技校生思想成長的一種事業。眾所周知,現在的技校生因為網絡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社會”,因此思想情感豐富,有主見,獨立性較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因此也更需要在不斷矯正、不斷優化的過程中為學習和成長提供更有效的思想支撐。做好技校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內容上要突出服務學生的理念,重視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更多地關注實踐教育、心理疏導、人文關懷,更多地采用說理疏導、情感陶冶、典型示范、自我教育等方法。作為施教者,要把自己的角色從一個管理者轉變為與學生平等的服務者,強化服務意識,深入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心理困惑和實際需求,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務落實到學生生活的各個環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實踐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要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健康發展的理念,從學生個性出發,有針對性地做好技校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發展咨詢教育,把學生與教師放在一對一平等的位置上,為學生提供咨詢服務,讓陷入迷茫、壓抑、空虛、焦慮和就業壓力中的技工院校生得到良好的心理輔導,能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有了新的定位和新的內容,還要有新的方式方法來實現。當下的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處在信息化加速發展、職業教育服務供大于求的新形勢下,不再高高在上,不再框框條條,創新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已經水到渠成。創新方式的前提仍然是創新觀念,如果觀念問題不解決,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應用下,包括技校學生在內的青少年已經擁有了自我教育的陣地、渠道,也有了對自己思想、行為、業績的評判標準。要對這些崇尚自由、追求平等、張揚個性的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管理、服務的目的,必須轉變觀念,摒棄對施教者來說也許輕松自如、天經地義的傳統方式,努力創新陣地、創新渠道。
1.陣地創新
新媒體不斷出現,自媒體充分發展,并不代表技校思想政治教育喪失了陣地,那僅僅是因循守舊者不肯創新的自棄。富有創新意識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為有了更多更優質的陣地而歡呼,應該積極地研究新陣地,利用新陣地。當然前提是要堅定不移地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讓傳播知識的課堂同時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發動所有技工院校教師利用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礎上,要發揮實訓實習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抓住技校學生與社會實際、生產實際、崗位實際和一線勞動者密切接觸的機會,進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勞動者。要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校園網、微信、QQ群等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板塊,使新媒體變成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要發揮校園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功能,通過校園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影響學生的理想追求、政治信仰、思想觀念、道德品質、行為習慣。
2.渠道創新
陣地與渠道,功能相近,陣地是源頭,渠道是路徑,有源而無路,同樣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推動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創新,就是要讓有了新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真正實現新功能,取得新效果。其關鍵之一就是要充分發揮非思想政治老師、非思想政治課、非思政活動的作用,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為技校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基礎工程,全面全程得以實施。要充分發揮技校班主任的思政教育功能。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和核心,也是技校學生思想的重要影響者,要引導班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的思想教育上,真正讓每一個并不出色的學生在畢業時都能成為思想的成熟者。要充分發揮學生管理人員的作用,學生管理者對學生生活影響最大,也最容易引起學生的不滿,如果轉換角度,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寓嚴厲于關心之中,讓學生從管理者那里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更多的向心力、更多的愛心和公平,那對他們轉變觀念,積極人生都有很大的作用。要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能帶出一群優秀的學生,因為他們與同學同吃同住、有同樣的處境和需求,更知道如何去滿足同學的成長需求。要讓技校學生干部有一種幫助同學、共同成長的責任意識,主動地關心同學、服務同學,同時也成就自己。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的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責任重大,意義巨大,方方面面都應該明白成才先成人的基本道理,從技校學生學力相對差、行為相對散的實際出發,重視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校教育中的基礎保障作用和后發優勢,銳意創新技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式。
[1]李蘭英,岳家利.如何做好技工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職業,2015(8).
[2]趙蕾,李偉英.淺談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與對策[J].職業,2014(9).
[3]梁譯勻.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的途徑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
[4]朱清華.對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課課改的思考[J].職業,2014(8).
[5]李睿.淺談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J]職業,2014 (35).
[6]彭小瓊.論新時期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觀念與內容的創新[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3(8).
[7]馮惟強.當代技工院校生思想缺失的原因初探[J].課外閱讀:中下,2012(11).
[8]潘玉紅.論技工院校生思想政治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1).
·編輯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