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霞(大同市第一高級職業中學)
校內實訓教學在旅游管理專業中的實踐
梁紅霞
(大同市第一高級職業中學)
當今旅游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使得旅游管理人才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并且更加偏向于收納一批能夠將旅游管理的知識性理論與旅游管理實際實踐操作相結合的綜合性管理人才。然而,在旅游業中這方面的人才比較缺乏,主要是由于旅游管理院校教學方面的不足以及社會對于旅游管理人才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得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并不能完全與市場接軌,以致他們不能成為當今旅游業中所需要的人才。
實訓教學;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隊伍;人才培養
由于近年來旅游業快速發展,旅游管理專業為了適應當今旅游發展的新形勢,從原先的更多地注重理論教學逐步轉變,發展成為如今的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理念,從而使得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更加適應于當代社會的需求,真正地實現教育輸出與社會實際需求相銜接。校內實訓環節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環節之一,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主要是通過具體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成為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重要部分。下文主要從當今校內實訓教學在旅游管理專業中的發展現狀出發,淺談其具體的實踐措施。
在校內實訓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理念仍然停留在傳統時期,側重于培養旅游方面的專業研究型人才,但是在當今的旅游業發展中,社會更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綜合性人才,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更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情況中并且有較強管理能力的人才。其次,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設施較為落后,不能滿足旅游管理中實訓教學活動的需求。校內實訓活動對于校內設施的要求較高,但是由于投資力度以及重視程度的不足,導致無法順利開展實訓活動。
1.擴大教師隊伍,合理化實訓教學活動時長
校內實訓活動作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具體階段,學校應當給予這部分的教學活動足夠的重視以及合理的安排。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應當緊湊安排課程內容,將理論知識課堂體系化、精細化,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實訓活動,讓學生更多地在實訓活動中感受旅游管理專業的精髓,在實訓活動中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水平。此外,學校應當合理安排實訓教師,可以從實訓教學的需求出發,安排各項活動所需的教師隊伍。例如,專門安排旅游管理高層的講座,為學生展示真實的旅游業管理現狀以及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還可以安排教師帶領孩子們前往知名的企業進行考察活動,在考察活動中學生也能體會到不同的旅游業管理風貌。
2.完善校內各項實訓活動設施
學校應當充分重視校內設施建設對于校內實訓教學的推動作用,利用各種渠道收集投資資金。比如,學??梢耘c旅游企業進行一定程度的合作,為旅游企業提供專業的對口人才,而旅游企業則為學校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在校內建設生產基地。校內生產性建設基地主要有兩方面的功效,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實踐的場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生產經營的作用,與企業共同合作生產旅游產品,提供實際的旅游服務,充分地發揮生產性基地的實際效用,不僅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擔任其中職位的方式,提高學生對于旅游管理的認知水平,如此,不論是學校、企業,還是學生都能夠在這樣的生產性基地中獲得不一樣的價值。
3.明確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目標
學校應當使校內教師更多地與外界旅游業的實際發展進行接軌,及時更新旅游業發展信息,使得校內教師明確當今社會旅游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是更偏向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型人才,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明確教師的教育理念,明確旅游管理專業對學生有哪些方面的素質要求。擺脫傳統、單一的理論性研究,幫助學生轉變觀念,更多地轉向實踐活動的內在體驗,在實際中實踐理論知識,真正地將自己塑造成社會所需的專業人才。只有明確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的目標,學生與教師才能夠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以及教育方向,使得校內實訓活動都能夠充分地引起各個主體的重視,更好地發揮校內實訓活動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的作用。
總體而言,旅游管理專業所開展的校內實訓活動都符合當代旅游業快速發展對于人才需求的趨勢。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應當充分迎合現實社會發展的需求,展現時代的發展變遷,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旅游管理人才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制定相應的培養計劃,使得教學專業輸出與社會引入相適應,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推動社會旅游業以及各項事業的發展,真正將人才作為社會發展的原始動力,發揮人才的創造力以及專業的發展能力,使得社會能夠真正擁有不斷發展的力量。
[1]曾春霞.旅游管理專業實訓教學現狀研究及對策[J].商業經濟,2007(10).
[2]魏娟.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校內實訓教學探析[J].中國市場同,2015(4).
[3]何忠誠.旅游管理專業校內實訓教學研究.新課程[J],2013(5).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