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芬
(江蘇省沭陽如東中學)
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困境與對策
何麗芬
(江蘇省沭陽如東中學)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美術鑒賞課已經越來越受到各地的相關重視。然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育教學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有很大差異。特別是對教學設備、師資力量有限和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高中學校,教育教學的現狀更令人擔憂。因此,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幾點提高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質量的對策。
農村;高中美術鑒賞;困境與對策
新課標指出,美術課程的價值在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首先美術鑒賞課給人呈現的是一種經典的美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價值觀,觸動人們的人文精神。其次,美術鑒賞課能夠促進美學與美育的傳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加深學生對自然和人性的理解,在潛移默化中開拓學生的視野,熏陶學生的心靈。
1.學生忽視,認識不足
首先,多數學生認為,美術課就是一堂娛樂放松課。在課上寫其他科目的作業,或聊天、睡覺。更有甚者,要求老師給他們放電影輕松一下。其次,大部分學生在美術鑒賞方面的基礎知識欠缺,每個學生的知識面也不同,使得課堂常常處于僵持狀態。上課態度消極,行為敷衍。這些都使學生與教師失去信心,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這樣,學生很難系統地接受美術基礎知識的教育,更談不上培養他們創造美的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2.師資匱乏,素質偏低
農村地區缺乏優秀的美術教師,教師的理論素養偏低,創新意識不夠。師資隊伍薄弱,專業人才匱乏,是制約農村美術教育發展的又一大因素。有條件的地區領導重視,有專業的美術教師或受過專業培訓的兼職美術教師,能有效地開展好美術教育教學。而絕大多數農村學校,很多美術教師主要在從事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整天忙于研究教材、備教案、批改作業,根本沒有閑暇時間進行美術專業知識的更新,也就無從談及專業科研意識。
3.學校疏忽,設施落后
很多農村學校不予重視,認為美術課程可有可無。開設的課程太少,一周一節甚至是兩周一節。農村學校雖然都有美術老師,但是學校沒有配置專門的畫室和有關美術教學的用具和材料,教師很難按學科特點進行規范的教學。對美術課堂的資金支持幾乎是沒有的。如上中國畫這節課沒有生宣,沒有國畫顏料、毛筆怎能去畫國畫。不去實踐,直觀教學,學生怎能知道中國畫的博大精深呢?諸多原因打擊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怎樣在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中不斷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呢?這就需要我們美術教師在具體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該如何培養農村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使他們對美術鑒賞課感興趣,是擺在每位美術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1.教學要擺脫教材束縛,注重自身資源
美術教師的學識、人格、對待學生的態度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美術鑒賞課不僅要求教師對美術實踐有親身體會,更要求教師具有全面的文化素養。優秀的美術教師不僅可以將教學生活化、活動化、靈活化,同時也使自己的資源價值充分體現。
2.注重開發農村當地的美術課堂資源
鄉村有清新的田野和美麗的自然風光,這些都是學生很好的繪畫題材。在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尋找美,并且把它畫下來。讓學生在取材中欣賞美,繪畫中創造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興趣盎然,領略大自然的美,能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同時也能鍛煉學生捕捉素材的能力,能讓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進行美術學習。
每年的傳統節日,像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人們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端午節包粽子,元宵節放煙火、掛燈籠,還有民間的剪紙、刺繡、泥塑等等。把這些民間當地豐富的美術資源與美術鑒賞課相聯系,帶學生到現場去體驗參觀,就能拉近學生與美術作品的距離,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3.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如,講到現代雕塑時,我會讓學生自己去講解雕塑作品的意義,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并且在課上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個雕塑,最后教師總結一下。這樣就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能力,拋棄了傳統老套“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充分倡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方式。
總之,搞好農村高中美術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業,更是全民的事業,各級部門以及各界都應關心和支持。美術鑒賞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素質,因而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由于學生面臨沉重的升學壓力,致使美術鑒賞課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因此,這需要教師改變教學理念,利用一切有利于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使美術鑒賞課真正成為發展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學科,也更有益于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1]柳青春.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現狀反思[J].美術教育研究,2013(24).
[2]蘭衛軍.淺談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現狀及對策[J].吉林教育,2008(7).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