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根勤
(陜西省韓城市司馬遷中學)
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法
高根勤
(陜西省韓城市司馬遷中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以及新課程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對高中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主要是以班級內的中等學生或者中等偏上的學生為授課基準開展教學的,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使班級中學習層次較差以及學習層次較好的學生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鍛煉,不能夠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效益最大化,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十分有必要。主要對分層教學法以及分層教學法的優點進行了論述,在此基礎上重點論述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法的具體措施。
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法;具體措施
隨著人們對教育認識的深化,教育模式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對教師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而數學分層教學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具有創新意義、效益最大化意義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1.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是在當前教學模式不能夠滿足所有學生需求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具體是指,教師在了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后,按照綜合評價的某種標準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學習總評由高到低進行分層,教師針對這種分層情況開展有區別的教學活動。該教學法能夠使每個層次學生都在教學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提升。
2.分層教學法的優點
分層教學法是在解決當前數學教學中學生缺乏針對性教學現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主要作用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當前的傳統教學法,教師的教學活動主要是根據班級中中等知識能力水平的學生開展的,這使中等以下的學生很難跟上教師開展教學的節奏,從而失去學習的信心。
而通過分層教學法,教師會針對知識能力水平較差層次的學生開展適合他們基本情況的教學活動,從而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在學習中不斷樹立自信心,從而提高他們在數學方面的知識能力水平等,進而幫助他們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2)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獲得有效的提升
當前傳統教學方法中,中等層次的學生較為適應教師的教學,能夠從教師的一系列活動中獲得提升。可是,對于低層次和高層次的學生來講,當前的教學內容與他們的學習需求并不匹配,不能夠使他們的學習獲得有效的提升。
使用分層教學法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適應自己層次的教學,從而摒棄了低層次學生聽不懂、學不會、跟不上的學習現狀,也不會出現高層次學生認為教師的一系列教學活動過于簡單而無法真正提升自己的情況,有助于學生獲得學習效率的提升。
1.了解每個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基本情況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法的首要前提,就是了解每個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基本情況。教師只有正確掌握學生的現狀,對學生有一個綜合、有效的評價,才能對學生有一個合理有效的分層,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做鋪墊。
2.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學生進行分層
在了解了學生的基本現狀后,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具體來說,是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數學知識能力水平現狀、數學知識應用能力、數學思維方式方法、數學學習興趣濃厚程度等一系列指標的綜合。教師要將這個綜合評分中的每一部分進行量化分析,從而按照量化的綜合分數來進行分層。
3.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有區別的教學活動
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現狀開展有區別的教學活動。一系列有區別的教學活動主要包括教學目標要求、教學內容要求、作業布置難度、測試檢驗等。這些有區別的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能力水平的綜合提升,對教師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十分有益。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是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的發展趨勢,分層教學法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完全認識以及完全了解的基礎上開展的。分層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成就感,能夠制訂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計劃,開展最適合學生能力水平的教學活動,能夠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知識能力水平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要在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知識水平以及數學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并且按照這種評價進行層次的劃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1]汪向東.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法[J].中華少年,2016(2).
[2]馬生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分組分層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5(71):69.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