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
(山西傳媒學院)
淺談雙人舞作品《致青春》的道具運用
鄭敏
(山西傳媒學院)
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出發,結合編創的舞蹈作品對道具在創作舞蹈作品的過程中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同時,研究了道具在舞蹈中表現力的顯著特征,分析了它存在的重要性,提出了人物形象和動作語境的情感載體和表現力離不開道具的運用。
《致青春》;雙人舞;道具
(一)《致青春》的創作背景
2013年,在影院觀看了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對筆者觸動很大,隨后又翻看了作家辛夷塢的同名小說,而后對這個校園愛情故事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筆者編創《致青春》這個舞蹈作品就是想通過舞蹈肢體語言來詮釋“80后”的情感——友情、愛情。
由于在學習舞蹈編導專業的期間,積累了一些雙人舞編導素材,所以想要創作一個屬于“八零后”校園題材的舞蹈作品。
(二)《致青春》的創作目的
我們正在經歷的也是這樣,從校園一步步走向社會,適應社會,而考驗我們的,除了在學校學到的文化知識,更多的是“八零后”這一代人的情感,面對純潔的友誼、轟烈的愛情,“八零后”又是怎樣抉擇的?在舞蹈作品中筆者經過無數次的探索和練習,來開發舞蹈身體語言的本體,完成了一整套有代表性的主題動作,從而演變故事發展的需要。
筆者在舞蹈編創初期,嘗試用道具鏈接故事主線,通過不斷修改舞蹈作品中對道具的使用,怎樣能讓其與舞蹈演員的肢體動作巧妙結合,怎樣能通過道具表現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怎樣能把舞蹈核心創意表現出來,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通過一把課椅連接男女主人公,既再現了校園,又憧憬了職場。筆者認為“舞蹈道具”在舞蹈創意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舞蹈空間情境與舞蹈道具的聯系
舞蹈道具是運用于舞蹈舞臺美術造型的手段之一。舞蹈道具常常作為編導創造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背景的必要組成部分,在舞蹈造型的塑造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很好地把編導的想象力表現出來,還能結合高超的藝術創造力展現更為豐富的視覺享受,從而給觀眾帶來美的想象。通過多媒體等觀看形式,賞閱舞劇和舞蹈以及國內外大型原創比賽,從中去發現作品的“點睛”與“獨特”。道具不單只是一個物品,它更具備擬人化的作用。通過對時空的虛擬、情感的虛擬、人物內心世界的外化——椅子體現筆者想要表達的東西。
舞蹈作品出于題材的需要,選擇用當代雙人舞來構思,采用一男一女兩個舞蹈演員,通過對空間構成、時間構成和主題動作,完成一系列的接觸磨合和分離、托舉、撞擊等舞蹈編排手法。利用一把課椅貫穿男女主人公在校園里發生的所有故事,它可以輔助作品中情境的展示。
舞蹈編創過程中,道具的成功運用在作品中起到了決定成敗的作用。舞蹈是通過有節奏感的肢體語言,達到塑造藝術形象的藝術效果,從而實現藝術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宗旨。
(二)舞蹈動作語匯與舞蹈道具的配合
在故事愛情的段落出現后,女演員悲傷地抽泣,男演員前去擁抱她,兩人完成三次推開、擁抱的重復借力托舉動作,充分表現了面對愛情的爭吵,其實都不愿輕易放棄。舞蹈結束時男女演員同時在舞臺的兩側定點位置與想象中的對方展開推開和擁抱的動作,體現了他們身在異地卻對彼此相思苦的情緒情感。整個作品中,共發生兩次同樣的動作,但不是同一個時間里發生的事情,這樣編排,敘事完整且首尾呼應。
女演員借用椅子做騰空起背肌的動作,從視覺上看,椅子與舞蹈演員的配合很和諧,椅子烘托了女演員想要飛翔的愿望,讓女演員好把動作完成得更漂亮、更舒展。接下來,男演員背靠椅子與其做“借力”的動作,椅子的穩定性讓男演員的失重借力完成得很有力。兩人通過坐在椅面和背著椅背的直線調度,完成了電影里自行車上走過校園的一個場景。
通過點、線、面的貫穿,故事結構才完整,從友情到愛情的微妙變化,兩位舞者所接觸的椅子運用了拿、舉,坐、轉等多種方法,這么多的接觸都可以說明道具存在的意義,它可以把肢體運動中的四要素以及空間上配合處理得非常得當,營造出柔美、靈活等不同的感覺。所以,筆者認為“舞蹈道具”在舞蹈配合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豐富雙人舞動作語境的表現力
在道具舞蹈編創中,道具的使用在舞蹈作品中可以起到決定其表現力的作用,因為它的存在決定著舞蹈的完整創意和舞蹈本身的一致性。“80后”有著自己觀察和表現事物的獨特方法,有著這一代人所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性,編創這個舞蹈就是為了向大家展示這一代人的情感生活。道具舞蹈是通過有節奏感的肢體語言與其配合,從而達到塑造形象的藝術效果,從而實現藝術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宗旨。
舞蹈道具的存在,使得肢體語言表達更為豐富。電影里使用最多的是一把男生騎的運動山地自行車貫穿主線,在《致青春》舞蹈里筆者選用了一把再平常不過的椅子,把情景就設定在校園和職場兩個地方,通過不同空間變幻,來回地把觀眾拉到回憶和現在。豐富了雙人舞動作的表現力,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道具必須使用合理,它絕不單單只為一個形式,去求得觀眾的掌聲,它最終的目的是為我們表現作品的藝術性和表現力,它不會像以前的魔術與雜耍那樣追求的夢幻奇特和緊張刺激。對于舞蹈作品來說,它更需要做到藝術表現性和視覺沖擊感的加強和豐滿,這就是道具舞蹈的優勢所在。
(二)充分表達人物形象的情感載體
舞蹈道具在舞蹈中不僅僅可以標示出角色的身份、對典型環境加以說明,同時還包含高超的技藝性,體現出舞蹈與技藝的高度統一。
看似一把普通的課椅,創編者卻讓它賦予了生命力,并給予觀者無限的想象力,同時,因為它的存在,讓原本沒有道具的雙人舞有了靈魂,有了主題的思想寄托,它更多的是作為一個載體去完成筆者在演員肢體達不到的情況下,延伸肢體線條,豐富空間變化的作用。更加突出表現了學生時期的男女主人公的準確形象——青春活力、陽光四射,借助道具使用突出編導想要表達的情感。
通過這把椅子,讓演員的情緒做到了最大限度地釋放。甜蜜、激動、不舍這些情緒,都可以借助椅子的存在表現得精彩,充分地表達編導所想說的話。
道具之所以會使得作品在表演過程中更加生動形象,是因為它具備體現人物情感和形象外化的功能。從《致青春》這個舞蹈作品中,大家會很自然地發現筆者在編導過程中跳過熒幕表現手法,展示在舞臺直觀視覺角度上對道具的利用,此時已經賦予了椅子靈魂,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物品,而是融合在舞蹈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過對道具椅子的擬人化描述,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筆者想要表達的內容,通過空間情境和動作語匯表現道具與他們的聯系和配合。在編創技法上闡述道具運用的重要性,在雙人舞的動作語境和人物形象塑造上,增強表現力,論證了道具就是表達人物形象的情感載體,進而得出道具運用對雙人舞舞蹈創作的重要作用。
何佳莉.競技體育舞蹈比賽套路的創編探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3).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