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峰(吉林省通榆縣職業技術學校)
對音樂教育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研究
李洪峰
(吉林省通榆縣職業技術學校)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對于學生來說,也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想要提高學生的藝術涵養,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知識就成為教學中的重點問題之一。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于音樂教育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為了轉變這一現象,要求教師要積極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音樂教育中激發學生興趣的措施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音樂教育;學習興趣;培養研究
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主要動力之一,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對音樂的錯誤看法,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音樂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學習音樂,才會享受學習音樂的樂趣。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目光,促使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
1.教師藝術素養不足
就目前的音樂教學來說,由于教師自身藝術素養不足,使教學效果低下。一些教師只是將音樂教學看做是讓學生欣賞音樂,這樣也就沒有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最終也就造成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好。對于學生來說,在這種沒有新意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自身的學習興趣也就不高,也就不能參與到學習中。
2.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凸顯
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音樂教學開始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并要求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依然將自身看作是教學的主體,這樣也就造成了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中,最終也就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生也就不愿意學習音樂知識了。
3.教學氛圍不足
在音樂教學中,只有處于有效的學習環境,學生才會受到音樂的感染,主動學習音樂知識,但是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對教材進行了復述,這樣也就使教學環境過于枯燥,學生也就產生不了學習的興趣,最終也就造成了學習效果不好。
1.提高教學的綜合素養
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先從教師自身著手,提高教師的教學觀念,只有教師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才能主動創新教學模式。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主動創新音樂教學,這樣學生才會受到教師的感染,才會主動學習音樂知識。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教師要將課堂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中明確學習的方向,才會產生學習熱情。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藝術涵養,促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真諦,這樣學生才會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3.為學生創建相應的音樂氛圍
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為學生創建出有效的學習環境,還要采取多種形式來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校園中利用校園廣播來為學生創建出相應的音樂節目,或是組織學生進行音樂比賽等,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音樂的拓展,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樣對于學生來說,在多樣化的音樂活動中,學生也就會受到周邊因素的影響,從而喜歡學習音樂知識。
4.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其他因素
音樂與文化領域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將音樂與其他因素聯系在一起,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目光。如將音樂知識與語文中的古詩詞聯系在一起等,這樣不僅突出了音樂的重要性,還實現了幫助學生拓展學習思路的目的,增強學生文化素質的同時,讓學生更好地接受音樂知識。
5.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情感知識
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了想要提高學生的體驗,就要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這主要是因為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形式之一,可以通過聲音來抒發情感、感染聽眾。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將情感因素與音樂融合在一起,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體驗音樂的過程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也就實現了音樂育人的目的。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正處于心理與生理發生變化的階段,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要選擇好情感教育的內容,這樣才能保證音樂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綜上所述,在音樂教學中想要提高教學的效果與質量,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產生興趣,才會有繼續學習的動力,主動學習音樂知識。
[1]關繼文.音樂教育情感領域目標管理策略研究:普通學校實驗教學及實證研究初探[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2):83-84.
[2]龍大為,何蘭英.個性化、多元化教育與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哈佛、耶魯的本科課程制度及其啟示[J].思想戰線,2012(2):72-7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