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輝(陜西省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公共課教學部)
論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以西安醫專為例
邱曉輝
(陜西省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公共課教學部)
將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公共課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重視度的方面改革進行探討。
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現狀分析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它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為了培養大學生的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很多高校在學生入學第一學期就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由于目前學生大多都是“90后”,而且很多學生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都在學習計算機基礎,對于計算機基礎操作已很熟練,如果再沿用以前的教材學生積極性不高,這樣會給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進而也就對大學開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對計算機公共課進行教學改革已成為目前眾多高等院校共同研究的話題。下面就計算機教學現狀加以分析并提出改革建議。
1.教材內容陳舊,針對性不強
隨著各地經濟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地區在小學階段就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一直到大學,教材內容基本不變,使學生的興趣無法提高,而且很多院校使用的計算機基礎教材內容針對性不強,沒有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無法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教學方法單一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高校學生入學的必修課程,學生入學就接觸計算機,但是在教學上大多數院校從未考慮學生的現有基礎,課程教學實行“一刀切”,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給提高教學質量帶來一定難度。
3.學校重視度不高
現在大多數高職院校不重視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考試基本一概而論,使學生覺得學習這門課程沒有多大意義。
1.改革教學內容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全國各中小學陸續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并建立了上機實踐的機房,甚至有的地區將計算機信息技術課列為學生升學的必考課程,這使得新入學的大學生對計算機基礎不再是零基礎,然而很多高校計算機教材內容仍然是從計算機基礎知識、辦公軟件使用(Word、Excel、PPT)、計算機網絡及常用軟件使用來安排教材內容,并未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這是一種教學工作的重復,很容易使學生不重視該課程的學習,覺得沒有任何新東西可接受。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任務,所以在教學上我們應強調應用,教學內容應多結合學生所學專業中使用的計算機軟件和常用計算機設備等,引入案例進行教學,另外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弱化辦公軟件的使用,強化學生對操作系統安裝、使用、常見問題的處理、計算機維護和網絡安全、常用數據庫的使用等。
2.改革教學方式、方法
由于高校學生來自不同地區,每個地區的教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分配的不均衡,導致學生學習存在差異性,而現階段很多高校計算機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一刀切”,并不去考慮學生現有的計算機水平,這就使基礎好的學生覺得沒意思,基礎差的學生覺得很困難,這樣就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帶來很大的阻礙。因此我認為,應在學生入學時,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能力進行測試,然后將學生分組,基礎好的一組,基礎差的一組,對于基礎好的,我們可以不講計算機基礎,可以講授網頁設計、數據庫等。
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應更多結合與實際生活貼近的案例進行教學,最好這些案例與學生所學專業聯系較緊密,案例選取應涵蓋章節所講知識點,這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容易使學生融會貫通,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授課教師安排上,應把教學內容劃分為模塊,每個教師只負責其中一個模塊的教學。比如,計算機基礎知識模塊、文字處理模塊、電子表格模塊等,這樣每個授課教師選自己最擅長的模塊,只去深入研究如何將該模塊更好地闡述給學生,如何更好地結合實際需求去講解,這樣有利于發揮教育的作用。
在教學方法上,應多使用講解法、任務驅動法、提問法、激取法等多種教學法相結合,同時在教學中始終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以此有利于掌握所學知識。
3.加大學生上機實踐操作訓練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對學生上機實踐課很不重視,機房數量少,學生數量多,造成機子不夠用,上機課也沒有具體的上機指導教材,學生每次上機不是看電影就是玩游戲,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我們應加大上機實踐操作并將其結果納入期末考核,同時組織學有余力的學生,給他們教一些網頁設計,課件設計,使這些學生能代表學校參加多媒體課件大賽,相應的也可成立一些計算機社團,把這些學生組織起來,從而引導其他學生熱愛計算機學習。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我們要根據學生實際水平,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使這門大學公共課能真正得到學生的喜愛,從中能收獲一定的新知識。
林燕華.淺談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科技信息,2007(9).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