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斌(湖北省監利縣實驗高級中學)
芻議高中生物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
張海斌
(湖北省監利縣實驗高級中學)
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說,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好生物知識,還要將環境教育的內容融入教學中,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好生物知識,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且將生物知識與環境教育知識融合在一起,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同時也可以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基于此,針對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
高中教學;生物教學;環境教育;滲透研究
隨著人類的長期活動,環境問題不斷加劇,目前人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因此也開始注重環境保護工作。而生物教學是與自然環境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這一機會,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說,學生通過學習可以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說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知識是具有實際意義的。
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與水平,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知識,可以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活動中。作為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組成部分之一,滲透環境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還加強了學生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通過以環境保護知識為發展思路,可以在提升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同時,促使學生參與到實際活動中。
1.深化教材中的內容
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參考工具之一,教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以實驗教材為主線,教師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實際活動中。在教材的引導下,教師要為學生提煉出教材中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尤其要將環境元素知識提取出來,這樣才能實現生物與環境教學內容的統一,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如,學生在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介紹溫室效應,讓學生明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通過在生物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問題,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為后期的學習奠定基礎。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確自身教學方法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好教學資源,實現高效的教學活動。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教學資源,同時還要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性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于環境污染的視頻,這樣可以通過學生自己的直觀感受讓學生懂得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而讓學生明確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意義。
3.開展與環境教育相關的活動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生物教師可以積極地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通過與其他人進行探討來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或者可以在教學中與學生針對某一問題進行探討,吸引學生的目光,促使學生參與到討論中。通過組織與環境教育相關的互動可以讓學生對環境問題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同時也能不斷地增強自身的環境保護觀念。此外,在教學中,由于高中生處于身心發展最為重要的階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向學生滲透最新的與環境有關的生物知識,組織學生進行探討,通過讓學生對環境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可以增強學生對環境問題認識的準確性,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能力。
4.積極開展實踐教學
如果說環境保護問題是一種思想上的認識,那么實踐活動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到環境問題對自身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于環境的認識。通過讓學生進行實踐,可以培養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深入到自然中,主動觀察。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問題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生物教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采用全新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全面分析教材,對學生加強環境教育。
[1]申秀英,劉沛林,鄧運員,等.基于兩型社會建設的環境教育創新研究:來自衡陽師范學院的實踐[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3):78-79.
[2]張建萍,梁鶯鶯,朱亮.百花山自然保護區環境解說系統問題分析及對策[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35-36.
[3]李文明,占佳,呂腮菊,等.國內生態旅游環境教育機制再造初步研究: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72-7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