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 王 雨 苗 超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
電視民生新聞的采訪技巧
李明月 王 雨 苗 超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
民生新聞是關注百姓的生活,并關注百姓身邊發生的大事、小事的新聞節目。民生新聞是社會新聞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但其更加重視百姓身邊的日常小事,從小事中為百姓服務,因此,近年來民眾對民生新聞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本文闡釋電視民生新聞采訪的原則,并分析具體的采訪技巧,為電視新聞事業的發展提供支持。
電視;民生新聞;采訪技巧
在民生新聞的制作中,新聞采訪是重中之重。要想做好采訪工作,就要按照一定的采訪原則,采取恰當的采訪技巧,與受訪者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目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民生新聞的關注度也逐漸提高。為了提高民生新聞的質量,擴大新聞的影響力,必須把握好采訪的原則和技巧。
1.1真實性
在民生新聞中,真實性是核心。民生新聞的采訪,要深入到群眾內部,對群眾關心的問題進行如實報道,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民眾的信任,擴大民生新聞的影響力。
1.2時效性
民生新聞的內容主要是城鄉居民生活中的事件,這些事件與民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在采訪時,要保證民生新聞的時效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采訪價值;同時,通過后續的報道,幫助民眾及時解決問題。在采訪報道民生新聞時,越早越好,以便盡快解決問題。
1.3生活化
在對電視民生新聞進行采訪時,要選擇生活化的選題。民生新聞的采訪主要以依據生活中的情境,特別是對一些地方電視臺來說,新聞采訪報道要與當地的風土人情相關,與民眾的現實生活貼近。因此,電視民生新聞要遵循生活化的采訪原則,選擇民眾感興趣的題材,從而使民眾感受到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重視,充分發揮民生新聞的價值。
1.4新穎性
民生新聞的內容通常會涉及到民眾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就社會現實來看,普通人的生活狀態比較平淡,若始終采訪一些常見的家長里短,就會變得乏味、枯燥。因此,新聞記者要善于發現新穎性的題材,或者在面對一些小事情時,從一些不同的視角進行采訪,從而提高公眾的參與熱情,并增強民生新聞的收視率。
在對電視民生新聞進行采訪時,要掌握恰當的采訪技巧,拉近與受訪者之間的距離,從而保證采訪的質量,充分發掘新聞事件背后蘊藏的新聞價值。
2.1采訪前要做好準備工作
上文說道,新聞采訪工作中要注重時效性、真實性等,因此,在采訪前,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首先,新聞記者要充分了解受訪者的具體情況,根據受訪者的個性特點、身份等,準備好采訪的資料,準備好提問的內容,從而便于觀眾了解新聞時間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內容。在面對一些突發性的新聞事件時,也要做好采訪的準備,找準采訪視角。另外,在采訪民生新聞前,要查找一些有關的資料,巧妙地準備好問題,這樣才能在采訪中做到不卡殼,保證采訪質量。
2.2采訪要客觀,避免不當的誘導
在對新聞進行采訪時,要保證采訪的真實性,民生新聞更是如此。記者在對受訪者進行提問時,要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盡量避免主觀性。同時,在采訪中,很多受訪者的回答和新聞記者預期的答案不符,但一些記者為了新聞報道的效果,會誘導受訪對象說出自己心理設定的答案,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受訪者自主權利的表達,違背了民生新聞采訪與報道的真實性。
2.3緊緊貼近主題、重視非語言手段
在對電視民生新聞進行采訪時,記者要處于主動的位置,要注重提問的科學性,要確保邏輯性,提出的問題要緊貼主題。另外,在采訪過程中,要適當地采用非語言手段,如眼神、態度等,給受訪者暗示,或者對他們進行激勵,使采訪者和受訪者之間的溝通順暢,保證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
2.4善于隨機應變
民生新聞記者在采訪時,會面對不同的新聞事件和對象,由于事件發生的環境,采訪對象的身份、個性的不同,所以在采訪時,要善于隨機應變。就報道不良現象來說,受訪者可能會有意掩蓋事件的真相。此時,新聞記者可以通過一些非常規的方式,如隱蔽采訪等,以保證民生新聞的真實性。
電視民生新聞和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人們對電視民生新聞的關注度逐漸提高。在民生新聞的采訪中,要堅持真實性、新穎性、時效性等原則,新聞記者要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要注重客觀性,防止不恰當的誘導,要貼近民眾的現實生活,要善于隨機應變,從而提高采訪質量,保證采訪工作的順利完成。
[1]劉雨欣.電視民生新聞采訪原則與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5(15).
[2]張東飛.電視民生新聞的采訪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5(20).
[3]劉穎.電視民生新聞的采訪技巧[J].新聞前哨,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