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婭男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市廣播電視臺)
淺析廣播新聞記者采訪的特點及提問技巧
李婭男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市廣播電視臺)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廣播電視憑借參與感強、形象直接、時效快以及影響面廣等多種傳播優勢,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成為人們對實時政事進行了解和參與的重要橋梁。本文通過全面分析廣播新聞記者采訪的特點以及作用,結合實際情況,針對廣播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的提問技巧提出幾點參考意見。
廣播新聞記者;采訪;特點;提問技巧
作為一名廣播新聞記者,最重要的就是與被采訪者之間的交流,通過與被采訪者進行溝通,對他們談話內容中的疑點進行深入的挖掘,從而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廣播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需要通過優秀的提問技巧來緩解被采訪人的抵觸情緒,拉近與被采訪者之間的距離,從而獲得真實性比較高的信息,真實地進行報道。
1.1廣播新聞報道的及時性
廣播新聞采訪與廣播新聞報道之間具備一致性與同步性的基本特征。由于大多數的廣播新聞采訪都是自帶設備進行,所以,廣播電視臺會根據新聞報道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確定是否需要廣播新聞采訪與廣播新聞報道同步進行,充分展現出了廣播新聞報道的及時性。
1.2采訪記者豐富的定位
廣播新聞采訪記者的身份非常多,他們既是新聞事件的調查者、新聞報道的傳播者、新聞現場的報道者,還擔任著新聞采訪現場組織者與引導著的角色。一名優秀的廣播新聞采訪記者會靈活地使用自己的提問技巧,拉近與被采訪者之間的距離,降低被采訪者的抵觸情緒,是他們充分參與到整個采訪過程中來,切合實際從被采訪者的角度進行真實的報道[1]。由此可見,廣播新聞采訪記者的素質高低將直接影響廣播新聞報道的質量,在廣播新聞報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3使用先進的電子設備
大多數的廣播新聞采訪都是自帶設備進行的,因此,廣播新聞采訪對電子設備的依賴性比較強,經常會在采訪過程中使用各種先進的電子設備。例如:使用隱性攝像機進行秘密拍攝,確保廣播新聞報道的真實性;使用錄音設備對采訪內容進行記錄,有助于后期制作的歸納與整合。
1.4具有極強的團隊合作意識
常規的新聞采訪可以由新聞記者獨立完成,但是,由于廣播新聞采訪對先進電子設備的依賴性比較強,一般情況下,只依靠廣播新聞記者是無法完成的,還需要整個采訪團隊的鼎力配合[2]。由此可見,要想制作一期完整的廣播新聞采訪,需要很多專業人士的協同合作,積極掌握和控制廣播新聞采訪現場,每一名工作人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1.5采訪形式與報道形式密切相關
廣播新聞采訪與常規的新聞報道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具有一定的獨特性,而這種獨特性決定了采訪形式與報道形式之間密切的關系。在進行廣播新聞采訪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采訪對象、素材獲取、采訪方式、報道形式之間的關系,促進各個環節的高效配合。面對比較輕松的新聞內容,其采訪形式和報道形式也比較簡單;面對比較嚴肅的新聞內容,其采訪形式與報道形式也比較鄭重。
2.1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
人們在觀看廣播新聞報道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你有什么感想?”這類的提問,表現出了“假”“大”“空”的特性,被采訪者面對這種提問的時候,往往會表現出無法回答的、不知所措的現象,不僅會造成尷尬的氛圍,還會使廣播新聞采訪內容空洞,甚至會有“跑題”的情況發生[3]。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廣播新聞記者準備不充分,所以才會在提問中沒有針對性,問題不具體。由此可見,廣播新聞記者在采訪之前,要對采訪者以及采訪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積極地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專業術語,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
2.2掌控好采訪主線
廣播新聞采訪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可能給記者與被采訪者很長時間去相處,循序漸進地進行提問與回答,因此,廣播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的時候,要掌控好采訪的主線,抓住采訪的核心部分,能夠對采訪的整個過程進行全面的掌控,當意識到被采訪者出現跑題現象的時候,要能夠及時地將話題拉回來,確保采訪主線能夠貫穿整個采訪的過程。
2.3善用啟發式、誘導式提問
廣播新聞報道大多是由被采訪者的回憶編織而成,因此,廣播新聞記者在采訪的時候,要善于使用啟發式、誘導式的提問,引導被采訪者回憶事情發生的整個過程,打開被采訪者的記憶。另外,在采訪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地對被采訪者進行引導,過于急切只會增強被采訪著的心理防線,不利于廣播新聞事件的收集[4]。
綜上分析,可知,隨著廣播新聞媒體在人們心中地位的升級,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就愈發重要。廣播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要靈活地使用提問技巧,提升談話內容的真實性,使新聞報道更加具有說服力。
[1]吳滟.廣播新聞記者采訪的特點及提問技巧初探[J].中國傳媒科技,2014(12).
[2]陳毅銘,張蕾.解析廣播新聞采訪中提問的作用與技巧[J].中國廣播,2011(2).
[3]鹿曼.解析廣播新聞采訪中提問的作用與技巧[J].青年文學家,2012(27).
[4]錢雪漫.廣播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藝術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