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七零 袁小鵬
農村普通高中生存價值與發展策略
●周七零 袁小鵬
聞一多中學是在浠水縣巴河鎮聞一多先生曾就讀的私塾“綿葛軒”和聞氏宗祠舊址上發展起來的,有著113年的辦學歷史;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中科院院長方毅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但是,這所農村普通高中,同樣受到了撤并風潮的影響,差點“消失”了。
當前,我們應當正確看待農村普通高中的生存發展及辦學價值,僅存的為數不多的農村普通高中如何保持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現階段普通高中教育面臨的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
應對國家人口發展戰略。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放開,盡管相當一部分家庭因撫育二孩的成本、精力等問題,選擇放棄二孩的生育,但在廣大農村,還是有相當多的育齡夫婦選擇生育二孩。例如,浠水縣人口總數約103萬,適合生育二孩的人口在40萬左右,預計今后每年將增加新生兒至少5000人。前幾年,因生源減少,各地在農村普高布局調整時,壓縮了一些高中學校。但是,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基礎教育入學人數的增加,高中教育生源數量必將逐步回升。與其幾年或十幾年后因生源數量增加而新建高中學校,不如把現有的高中尤其是適合保留的農村高中建設好,以滿足將來適齡青年對高中教育的需求。
充分利用農村普通高中現有辦學資源。目前,湖北省分布在農村的高中有100多所,各縣市包括武漢市郊區農村高中如果全部遷入城區,必然會進一步加劇城區交通擁堵和人口壓力。而且,在城區新建高中還會浪費現有農村高中的大量校舍及土地等資源。不少農村普通高中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與輝煌的辦學業績。農村高中在辦學過程中融入了諸多當地文化元素,其地域文化特色是無法取代的。聞一多中學所在地浠水縣巴河鎮,孕育了明代宰相姚明恭、清代狀元陳沆和近代愛國詩人、學者聞一多。多年來,學校充分發揮巴河地方文化和聞一多人文教育資源優勢,創辦名人名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激勵和鼓舞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不斷前行。在農村,有一批類似于聞一多中學的學校,在曾經的崢嶸歲月中,學校教育工作者逆境生存、克難奮進,勵精圖治,為高校輸送了大量優秀學生,為國家造就了大批優秀人才。
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在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背景下,農村普通高中相對于縣一中等重點高中(省級示范高中)而言,具有其特定的存在價值。一方面,由于教育功利主義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各地都把有限的、優質的教育資源集中到重點高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各重點高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業績,也樹立了普通高中教育發展的標桿。但同時,也正因為有眾多的農村普高的存在,才保證了各重點高中的優質生源和較高的升學率。另一方面,“以進入普通高中教育系列但學業能力和水平層次較低的學生為培養、服務對象,是一般普通高中最基本的辦學定位;滿足和適應學生、高校和社會的多元化、多樣性的教育需求則是這類學校辦學及其存在的根本價值。”基于傳統的單一的知識評價體系和高考模式,農村普通高中無法與各縣市一中乃至辦在縣城內的高中去比拼高考升學率,但農村普通高中的學生也有自己的特長和潛力。如聞一多中學2009年畢業的一位學生考入鄂東職業技術學院,他制作的機器人在全國大學生(含博士生參與)機器人比賽中獲特等獎。實踐證明,只要努力遵循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的理念和要求,堅持從學校自身辦學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促進發展,農村普通高中同樣可以走出一片新天地。
深入推進均衡教育,改善農村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在普及高中教育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從辦學條件、師資等軟硬件建設上重點扶持一批辦學歷史悠久、教育特色鮮明的農村普通高中。
首先,要建立農村高中教師流動機制,進一步優化農村高中教師隊伍結構。目前,農村高中教師隊伍現狀令人堪憂,尤其是教師年齡結構老化的問題更為嚴重。聞一多中學在崗在編教師165人,平均年齡45歲,35歲以下的教師一個也沒有。教師年齡結構的老化必然會帶來教育觀念的陳舊、知識的老化等一系列問題;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心智的健全發展必然也會受到影響。另外,按照國家規定的師生比,聞一多中學教師數量不足,工作量普遍偏重,這些問題也嚴重地制約著學校的發展。而造成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長期以來沒有為農村高中引進、配備教師。因此,必須盡快建立農村普通高中教師補充機制,包括適當招收一批新教師和允許少數教師退出現有高中教師行列,從而進一步優化農村高中教師隊伍結構。
其次,建立農村高中教師輪訓機制,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一方面,現有教師隊伍專業素質不高,教師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上普遍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另一方面,優秀教師流失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師范院校開辦師訓班,師范院校實習生頂崗實習半年,把高中教師一批批置換出來到師范院校學習充電,這是提高農村高中教師素質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徑。同時,要利用好寒暑假,對農村高中各學科教師進行系統的新課程、新課改、專業知識、心理和信息化應用的培訓,全面提高教師師德水平、教學水平、教研水平。
另外,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改善農村高中辦學條件。通過當年的“普九”以及近年的均衡教育驗收,廣大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就在義務教育改善和發展的同時,高中的發展則明顯滯后。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很多農村高中債務壓力大,辦學條件簡陋。農村高中電教設備實驗器材設施設備嚴重不足,信息化、互聯網+教育之路舉步維艱。農村高中急需像義務教育階段那樣的專項資金,來改善基本的硬件配備,同時要培訓教師會動手、會應用的能力。
堅持合理定位,促進特色發展。從學校自身來看,農村普通高中應對當前的辦學困境和危機,應當基于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的視角,堅持合理的辦學定位,走特色發展之路。
首先,按照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的目標理念,找準自身的辦學定位。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高校轉型發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相對形成了精英型高校和大眾化高校兩種辦學體系,大學也相對地分為“研究型大學”和“技術型大學”兩類。農村普通高中學生更多的是進入大眾化高校和“技術型大學”學習,這是這類學校辦學和學生培養的基本定位。同時,農村高中可以相對集中有特長的教師,開拓學生特長個性空間,形成自身特有的培養目標。歷史上一些好的高中和中專,例如上世紀的財校、林校、農校、衛校等,由于定位準確、學生培養質量較高,大都適應了當時的歷史潮流,滿足了時代的需要。今天,農村普通高中也可以借鑒這一時期中專辦學的思路,結合學校的辦學環境和優勢特色,確立特定的學生培養目標。
其次,要在明確辦學定位的基礎上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近年來,聞一多中學在探索特色辦學方面,主要開展了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開展以弘揚聞一多先生的“紅燭精神”為主題的特色學校文化活動。學校通過組織一次參觀(即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組織參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聞一多紀念館)、觀看一場電影(即每年新生入學組織觀看紀錄片《最后一次演講》)、聽一場詩歌演唱會(即在每年聞一多先生的誕辰紀念日——11月24日,舉行由師生同臺演出的聞一多詩歌專場演唱會)、參加一次演講(即每年春季聞一多先生殉難日組織高三年級學生開展“先生精神伴我行”的演講比賽)等系列活動,學習、踐行和弘揚聞一多先生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二是積極開展以培養學生健康的追求、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個性、健康的體質為主旨的“四健”教育。高中時代是人生道路的重大轉折時期,是人生最富活力和創造性的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健康的追求、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個性和健康的體質的養成,對于當今的高中學生而言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基于這樣的認識,聞一多中學堅持“四健”的育人目標,堅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努力探索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德育化,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 周群)
周七零,浠水縣聞一多中學校長;袁小鵬,黃岡師范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