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熙

近期的資本市場,真的是沒有什么好消息,股市連連虧損,基金也不例外,讓楊哲夫婦傷透了腦筋。他們夫婦倆在昆明下海經商已經有六七年了,近幾年漸入佳境,每年收入可達到六七十萬元,刨去開銷,純利潤在50萬元/年。
家庭資產方面,他們有1套住房和2套商鋪,共計市值300萬元。金融資產,股票賬戶50萬元,2015年虧損20萬元,原本稍有盈利的基金,也在2016年初“熔斷”機制下,虧損了好幾萬元,目前基金賬戶18萬元。銀行活期20萬元,作為平時生意上需要的流動資金。
楊哲夫婦育有一子,目前在上中學。一家三口只繳納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每人每年120元。為了預防風險,年近40歲的夫婦倆預計給自己購買大病保險,并且適當地做些保險理財,以平衡在股市和基金的虧損。
丁玎
國家理財規劃師,陽光人壽北京分公司順義支公司項目經理。
在解決完風險保障缺口之后,其余資金可以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做些適當安排,通過配置包括萬能險在內的儲蓄型保險產品達到資產保值的效果。
一、打通客戶觀念
由于金融業三駕馬車中的銀行持續降息,證券表現低迷,從側面也給保險表現的機會。但在所有保險工具中,保障型險種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決定了其應為首先考慮的順序,正如保監會所說“保險不會改變你的生活,但卻可以防止你的生活被改變”。也正因為如此,楊先生才會有購買大病保險的想法。
二、保障型保險購買原則
1.買全保障
一生可能遭遇的兩大風險,六種程度:
疾病風險:一般住院、重大疾病、疾病身故
意外風險:意外醫療、意外殘疾、意外身故。
其中后四種情況重大疾病、疾病身故、意外殘疾、意外身故對家庭的影響尤為巨大,因為:1.社保不管;2.當次花費巨大,如重疾;3.未來收入降低,如殘疾。所以購買個人商業保險時必須涵蓋后四項。
2.買足保額
保監會2012年6號文件中明確指出,建議用年收入的5%~15%購買10~20倍年收入的意外險保額以及5~10倍年收入的重疾險保額。在實操中,很多客戶是用年收入的15%左右購買10倍年收入的意外險保額和5倍年收入的重疾險保額。如果月收入1萬,則年收入為12萬,預算為年收入的15%即1.8萬元,購買年收入10倍即120萬的意外險保額及年收入5倍即60萬的重疾險保額。
因此,根據楊先生情況,在家庭年收入60萬的前提下(夫妻收入比例1:1),在不到10萬的預算范圍內,解決如下風險保障缺口:

3.提供解決方案(以陽光產品為例)
楊先生:
300萬交通及自駕車意外保費:6000元/年,交10年,保30年,滿期后全額返還所交保費;
重疾150萬(分為終身重疾50萬+定期重疾100萬):19050元/年,交20年,保終身;20000元/年,交5年,保20年,滿期后全額返還所交保費。
楊太太:
300萬交通及自駕車意外保費:6000元/年,交10年,保30年,滿期后全額返還所交保費;
重疾150萬(分為終身重疾50萬+定期重疾100萬):17300元/年,交20年,保終身;20000元/年,交5年,保20年,滿期后全額返還所交保費。
楊小寶:
37.5 萬重疾:年繳保費5000元年,交5年,保20年,滿期后全額返還所交保費。
綜上,家庭保費分配情況如下:

以上根據楊先生一家現有情況制訂的保障性保險方案,雖然目前能夠提供充足保障,但由于楊先生和楊太太目前都處于事業上升期,因此未來隨著年收入的增加,相應風險需求缺口也會同時擴大,因此,動態地調整保障方案以適合當時需求也十分重要,每年至少一次的保單體檢,將會為楊先生一家的保障計劃定期監測,保駕護航。
4.理財增值
在解決完風險保障缺口之后,其余資金可以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做些適當安排,通過配置包括萬能險在內的儲蓄型保險產品達到資產保值的效果,如類似陽光《如意寶》(年化預期收益5.0%)的理財型產品在當下相對更加合適。具體情況根據楊先生風險測評結果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