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琳
(南澗縣圖書館 云南 大理 675700)
?
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發展芻議
黃艷琳
(南澗縣圖書館 云南 大理 675700)
【摘 要】云南省位于我國西南部,是一個少數民族大省,二十五個少數民族聚居于此。少數民族的舞蹈形式多種多樣,因此云南地區舞蹈藝術呈現出了五彩斑斕的景象。但是,隨著現代文明的到來,該如何去詮釋傳統的民間舞蹈藝術,特別是在對云南少數民族舞蹈的傳承、保護與發展上,該何去何從,值得人們深思。
【關鍵詞】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發展
云南地區因其特有民族特色和地理環境,形成了別具一格文化特點。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作為其中的文化形式之一,是各民族人民表達思想感情、反應美好愿望和祝愿的重要方式。云南作為我國正在崛起的文化和旅游大省,民間舞蹈更應得到重視,應在保護和繼承的基礎上,實現對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科學和可持續發展,會為云南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形成。云南地區少數民族眾多,舞蹈形式多種多樣,據統計,各民族舞蹈數量已達一千余種,這些舞蹈大多與各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民族風俗息息相關。
1.來源于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任何一種舞蹈形式都是來源于生活,又是對生活的反應。在云南眾多的民間舞蹈中,取材于各民族人民生活的舞蹈隨處可見。如彝族人民的“大鼓舞”體現了彝族人民慶祝豐收的喜悅心情,“禮酒舞”則體現了彝族人民熱情好客的精神面貌。
2.來源于某種儀式活動。云南地區的很多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多數來源于巫術和宗教祭祀,如彝族以虎為圖騰,由人扮虎,既是祭拜祖先,又包含著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3.來源于各民族風俗習慣。民族舞蹈與當地風俗習慣密不可分,如佤族婦女喜留長發,在春季舂米時,長發左右擺動,形成了一種靈動的美,佤族著名的《甩發舞》即以此為現實基礎。
(二)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特點。第一,生活氣息濃厚。云南地區的民間舞蹈,在內容、形式和主體上,以其獨有的形式表現了各族人民的生活習慣、風情民俗和美好愿望。第二,反應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各族人民長期與自然和諧共處,也有很多舞蹈取材于自然,更是體現了對自然的敬畏感。如傣族的舞蹈《水》、《雀之靈》,靈感均是來自對大自然的感悟。
(一)政府大力扶持,完善政策法規。在現代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處于弱勢地位非物質文化遺產遭到嚴重破壞。在如此嚴峻的形式下,近年來,云南各地政府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政策法規,加強對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并為其傳承和發展提供法律依據。政府還承擔了發展民間舞蹈的主要角色,大力發展文化先導戰略。通過實踐證明,將保護和傳承民間舞蹈的相關政策落實到位,確實有利于其發展。通過政府部門的努力,還將建立以民間舞蹈為中心的文化發展鏈條,讓民間舞蹈更具活力與魅力。
(二)依托當地高校,大力發展舞蹈教育。云南地區特有的人文環境,是當地發展舞蹈教育的天然優勢。第一,以當地高校為依托,把大量從民間采集、整理、融合而成的、具有云南各民族特色的舞蹈帶入課堂當中,可以有效的將這種藝術形式傳承和發展下去。第二,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特色文化,通過課堂將這些舞蹈傳授給學生,當學生走出校園時,走向全國各地時,他們就會成為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播者,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這一傳統藝術形式,讓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第三,因地制宜,使學校教學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即豐富了教學內容,又使學生接觸并學習傳統舞蹈,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教學體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藝術涵養;第四,將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引進校園,也是文化傳播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會加深對傳統舞蹈的認知和了解,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加大創新力度,適應時代發展。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經過長時間的經驗證明,在民族性和時代性的基礎之上,通過加大創新力度,可以大幅度提升本民族文化藝術的品質。這就需要廣大舞蹈藝術家們努力創造,將少數民族民間舞蹈融入到當今社會中,實現傳統舞蹈的內在心靈化、內涵深刻化、和形式多元化,豐富當代舞蹈節目,促進民間舞蹈的發展與創新。因此,我們要力求少數民族民間舞蹈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與時俱進,同時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性。
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是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發展長河中的藝術瑰寶。因此,我們要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規律和文化特點加以闡釋,提出行之有效的保護和發展策略,樹立長遠的發展目標,不斷開拓創新,使其永遠的傳承下去,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參考文獻:
[1]羅銀偉.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探索——淺析云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非遺進校園”[J].大舞臺,2011,(12):197-198.
[2]孫乙可.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形成及特征初探[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10):85-88.
[3]胡春光,黃婭.對云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發展前景的憂思[J].文學與藝術,2010,(4):75.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1-0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