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麗
?
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反思
◎丁健麗
反思是指教師對其教育實踐的再認識和再思考,并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美國學者波斯納說過: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
在新時代的教育觀、學生觀的要求下,教育工作者應該轉變古老的師生觀念,摒棄舊的不合時宜的傳統理念,形成新的“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生觀的形成能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態度與教學方法。新課改要求教師從傳道授業者轉為重視學生學習發展的指引者、教育工作的研究者。這就表明教師在對待師生關系上要給予充分的尊重,贊賞,在對待教學上強調對于學生的幫助與引導,在對待自我上注重反思以及在對待其他教育者時注重尋求合作,共同發展。
如何從“教書匠”轉變為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最重要的是要轉變自己的觀念,也更多的是要求教師本身需要具備更豐厚的知識儲備量,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標榜,增強其自身的專業素養并能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應時刻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從而成為學生學習的“源頭活水”,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在新課程標準下合理運用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總有老師把握不好語文課程的這兩個基本屬性,要么就是注重語文的工具性而忽視了它的人文性,要么就是只強調了語文的人文性而淡化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由此引發了學生在語文課的不作為。強調其工具性而機械地要求學生牢記字詞運用與語法等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注重人文性而專注于向學生傳達人文精神的又顯得像空中樓閣一樣渺茫,難以理解。這都是語文課不受學生喜愛的重要原因,也是語文教學一直頹靡的原因。
針對上述情況教師應先自身掌握好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根據教學實情找尋合理的方案再進行課堂教學。語文的工具性表現在語文的實用價值和功效上,強調語文實踐和運用,而人文性在于文章所表達的文化情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時刻謹記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這是語文最突出的兩個基本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應統籌兼顧,合二為一的開展語文教學,把握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上語文。
“讀”指語文教學中對基本文本內容的認識,“寫”是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所達到的最終目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正確處理這兩方面的關系,認識到它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應該如何運用手段教學生學會“讀”是一個不容易的任務,很多學生都認為學習語文課本沒什么用,因為考試也不會有原題可以直接在書中找到答案,除了默寫。那么我們該如何轉變學生的這種觀念呢?這就得考驗語文老師的智慧了。學習語文是最基礎的,它的用處無處不在。而語文課本又是基礎的基礎,若不通過語文課本的學習,怎么讓學生認識字、詞,以及學習語法、修辭方法呢?考試的內容雖然不能直接在書本中找到原答案,但是我們發現考試答題的方法和答案是可以在日常語文學習中積累出來的,“換湯不換藥”就是這個理。課本是基礎,通過對課本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積累知識,從而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在課本中學到的字詞、語法以及表達方法可以促進“寫”的發展成熟。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最常用的“寫”的教法即寫作,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語法,修辭方法,語言表達方法等等來寫作,創作自己的文章。而教師也通常從這些方面來對學生的創作進行點評,是否主題明確,是否語義通順而沒有語病,是否能正確使用表達形式以及是否有欣賞佳作等等。如果沒有“讀”作為奠基的話,學生根本無法進入“寫”的境界,所以老師在教“讀”的過程中要重視引導,重點引導學生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傳統教學是方法,現代教育是手段。
1.我國幾千年教育沿襲下的傳統教育方法有:講授法,又細分為講述、講解、講讀以及講演。它的特點是教師能在短時間內系統的傳授知識,但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其中語文教師經常把講述、講解同閱讀教材有機結合來進行講、讀、思、練聯在一起的講授方式;問答法,教師通過問答使學生獲取或者鞏固知識的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使用的是復習問答法。
2.現代教育方法是針對傳統教育相對而言的,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更新下,越來越多的儀器、設備被搬進了課堂教學,多媒體的使用以及各種光、電的設備被用來輔助教學,但為教學工作作出了很多貢獻的同時也沖擊著傳統教學模式。這些運用了現代技術進行的教學活動被叫做現代教育。
然而這些并不能說明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是水火不相容的,它們都有著各自的優點和局限性。傳統教學在傳授知識時,便于學生抓重難點,以及學生在對教師的講解和對文本的理解上具有很大的優勢,而現代教學的輔助性設備和功能又能豐富學生的見解。因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尋求兩者的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可以更高效的傳授知識,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為便捷有效地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注重每堂課的反思,在反思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積累上課經驗以及反思成果,從中獲取有利于教學的心得,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從而成為專家型的教育工作者,為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出一份力。
(丁健麗甘肅省張掖實驗中學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