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洪毅(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中學)
教師與不同文化價值觀家長溝通之我見
黃洪毅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中學)
學校教育離不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由于教師與家長在思想觀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使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難免會發生沖突。教師在與不同文化價值觀家長進行溝通時,需要學會尊重、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掌握溝通的方法和途徑等才能減少家校沖突,化解矛盾。
教師;家長;溝通
學校是未成年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教師對未成年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作用。但未成年學生的健康、健全成長,僅依靠學校和老師是不行的,還需要家庭與學校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教育才會有針對性和連貫性。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交通的便利及通訊工具的普及,密切了教師與家長的聯系。由于家長的職業不同、層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觀念也不同,使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難免會發生沖突。如何減少家校沖突,化解矛盾,成為當前學校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與不同文化價值觀家長溝通,教師應怎樣做呢?回顧多年的工作經歷及與同事交流,得到一些體會。
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辈徽撆c哪種文化價值觀家長溝通,教師都不能動輒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因為在家長眼里,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最棒的,這樣做會傷了家長的自尊心;作為教師,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說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否則會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還可能引起學生對家長或教師的不滿,損害教師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對待家長的不滿、抱怨甚至憤怒,應真誠地與家長溝通,以得到家長的信任和理解;如果家長的嗓門越大,自己講話的聲調就要越輕,速度要越慢;向家長詢問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問題,如,“這是如何發生的?”“如果您是我,應該怎樣做才好呢?”盡量不要反問,否則會讓家長反感。如,“為什么別的家長沒意見?”“為什么你要我這樣做?”等。學會尊重,是教師與不同文化價值觀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
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在教育學生上目的是一致的。教師要客觀評價每一位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教師對學生要輕短期觀察,重長期發展。學生的種種表現,都是發展中的現象,而不是問題,對于一些不良現象要視之為正常,注意正確引導就是了,不要輕易或不經意間當著家長的面給學生貼標簽、下結論。在與不同文化價值觀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如果能夠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始終是真心關愛其孩子的話,肯定是不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所以,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是教師與不同文化價值觀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的內在要求。
首先,收集家長和學生的信息。為使溝通工作科學化、系統化,與家長溝通前要收集家長和學生的信息。內容包括:學生的情緒狀況、每日常規方面、認知方面、個性方面等;家長的職業、學歷背景、教子態度等。其次,做到禮貌待人。講究文明禮貌有利于人與人之間建立親切、和睦的關系。因此,在與不同文化價值觀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做到語言文明和行為文明。第三,學會表達與傾聽。與家長面談時要盡量簡單明了,不要啰嗦;說話時,態度要客觀,不要武斷;對于他人的反對意見要給予寬容,不要針鋒相對;傾聽時,要保持專心、尊重與體諒的態度,同時注意運用傾聽的言語技巧和非言語技巧等。第四,運用多種途徑進行溝通。除了傳統的家訪、信訪、召開家長會等途徑外,美國中小學教師的一些做法我們可以借鑒:定期發放時事通訊,告訴家長有關學校教育的情況及如何參與等方面的信息;好消息電話;教師對學生個人階段性的簡短評論,每學期或年終時發放;特殊情況卡,包括生日祝賀、節日祝賀或特殊問題等。此外,與家長面談時要約定恰當的時間與地點等。
教師與不同文化價值觀家長的溝通是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良好的家校溝通,可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長的文化價值觀也會發生變化。因此,教師與不同文化價值觀家長溝通的策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去創新。
[1]梁石蘭.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中,2015(2).
[2]廖玉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藝術[J].學習方法報:教研版,2011.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