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久武(合肥市第48中學濱湖校區)
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
楊久武
(合肥市第48中學濱湖校區)
初中化學課程的開展是從初三開始的,對于學生來說,化學是一門新科目,與物理、生物科目的學習方法上有一定的共通點,但是更多的是學習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特點上的不同。初中化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對常見的物質、元素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以及化學物質之間的反應情況、反應現象以及反應結果等。對體驗式教學模式進行了概述,在明確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重點詳細論述了如何使用體驗式教學模式來優化初中化學教學,為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體驗式教學;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優化
初中階段,化學是一門新開的課程,作為一門應用性、綜合性的學科,化學科目的教學強調實驗與理論并進。初中化學課程的開展,一方面要增強學生的化學知識儲備,幫助學生學習如何學習化學科目,如何學好化學科目等,另一方面,教師在化學課程教學中要強調學生在化學實驗方面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學習實驗原理,了解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在實驗中不斷發展創新,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
體驗式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種互動、和諧的雙邊關系,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體會到初中化學科目的學習樂趣,從各個角度打造高效課堂,從而優化初中化學科目的教學實踐活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使用體驗式教學模式來優化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首先需要教師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創新能力情況等方面的具體狀況,在此基礎上,針對初中化學的教學目標,按照學生的喜好合理安排教學活動,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例如,班級學生的整體性格較為活潑,喜歡活潑的課堂氛圍,教師就要積極迎合學生的這種學習需求,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
(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要體現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方面,要將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將化學知識的抽象性降低,增強化學知識的實用性。
例如,在講解氧化銅(CuO)時,可以用“同學們是否見過銅生銹了的樣子呢?生銹了的銅是什么顏色的呢?”之類的話題將化學物質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談論的興趣。
(三)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重點在于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提升對學生化學知識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需要教師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下,對重點知識點進行不斷的溫習和重復,將相似知識點進行總結,從而攻克知識細節。
例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常見的金屬氯化物溶液進行總結,氯化鐵(FeCl3)溶液是黃色的,氯化亞鐵(FeCl2)的溶液顏色是淺綠色,綠化銅(CuCl2)的顏色是淺藍色的;教師引導學生要對黑色物質進行總結,初中常見的黑色物質有碳單質(C)、氧化鐵(Fe3O4)、氧化亞鐵(FeO)等。
(四)在理論、實踐結合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化學創新能力的提升
學生的化學創新能力是指學生通過對化學知識、能力的學習,從而在探索化學問題方面的創造性發展。化學課堂的體驗式教學模式應用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將化學理論與化學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在化學創新能力方面的提升,優化初中化學教學。
例如,在通過學習來探索化學推測物質之類的題目中,A+B= C+D是一個化學方程式,其中給出了C為紅色金屬單質,D為無色無味氣體。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思考,很明顯,C為銅單質(Cu),反應后物質出現銅的常見化學反應就是氧化銅(CuO)的還原反應,所以B為氧化銅。因此,思路一:如果A是單質,那么A就是碳單質(C);思路二:如果A是有毒氣體,那么A就是一氧化碳(CO)。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教師要積極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認真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明確初中化學科目的教學目標,準確將體驗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化學課堂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接下來化學課程內容的展開打下基礎,通過情景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幫助學生建立化學知識體系,增強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確保學生明確化學實驗的步驟、實驗注意事項、實驗突發情況的處理辦法等。此外,教師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不斷拓展和發散,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優化初中化學教學實踐。
[1]段汝軍.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92):147.
[2]蔡常杰.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7).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