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會領(內蒙古包頭市包鋼九中)
初中生體育教學中如何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秦會領
(內蒙古包頭市包鋼九中)
隨著近年來教育的改革,體育教學在中學的教育中逐漸受到重視,如何讓這門課程發揮其作用成為教師的一大考驗。現今的初中生基本上都是溫室里的花朵,心理素質亟需提高,此時的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但同時又處于叛逆期,具有極大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師要格外注重學生的心理素質。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關于初中生體育教學中如何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的一些觀點以及解決措施。
初中生;體育教學;心理素質
1.初中生學習壓力較大
由于剛剛才結束小學的學習,初中生剛踏進中學的校門時多少會感覺到不適。這個時期,初中生受到父母和學校的雙重壓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甚至要求孩子達到不可能的目標,無形中為孩子增加了很多壓力。而學校課業繁重,再加上此時身心發展不平衡,心理水平遠趕不上生理的發展速度,使他們面臨更復雜的考驗以及更大的壓力。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暴風雨時期。
2.當代中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隨著改革發展,時代的進步也導致了新一代繼承人出現不能吃苦的毛病。當他們遇到新問題、新情況,尤其遇到困難時,不能積極應對,適應能力差,不能進行良好的自我調節。考試失敗或者學習上遇到難題,生活中遇到不順利的情況時,常常會失去信心,破罐破摔。
3.初中生存在著逆反心理
初中是一個很特殊的階段,學生要經歷從小學閉鎖期到開放期的一個巨大轉變,身心發展趨于成熟,但還不穩定。而此刻隨著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的改變,他們的意識也在逐漸改變,逐漸脫離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能夠對身邊事物做出自己的評價,成人意識與獨立意識都在迅速強化。自尊心在此時會變得尤其敏感。很多初中生在此時會變得煩躁不安,為一點小事大動干戈,出現不合群、意志消沉、理想泯滅以及學習被動的現象。
1.合理的體育鍛煉能幫助初中生減輕壓力
人的身體和心理有密切的關系,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健康的身體,心理不健康會導致身體異常甚至患病。為緩解初中生壓力,體育課程可以合理增添體育課程,教師針對不同學生調整教學模式。對于壓力大的初中生來說,應參加一些運動量小,緩和沉穩的運動項目,比如慢跑、打太極拳等,能使心情平靜下來。同樣也可以引領學生參加一些以集體配合為主的運動,比如籃球、排球、毽球等,通過這些運動在集體協作、默契配合中享受愉悅快樂的心情,使心情得到排解。
2.體育課能夠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大部分體育教學目前都是在室外,學生上體育課要經歷寒冷的冬天和炎熱的夏天。教師可以適當的安排一些體育競賽,如足球賽,籃球賽,拔河比賽等等,呈現出競爭的態勢,吸引學生參與。在進行運動技能的練習時,他們要經過反復地練習才能掌握并應用自如,同時他們也要承受肌肉酸痛以及身心疲憊的不適,無疑這也能使學生的意志力以及吃苦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通過體育競賽,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比賽的過程中,努力的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并從中獲取積極向上的情緒體驗。體育競賽從來都伴隨著成功與失敗,它可以鍛煉學生承受失敗與挫折的能力,強化學生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
3.教師需要注意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
首先,教師需要運用多種形式來豐富課堂內容,不能僅僅只是枯燥的練習,可以通過適當的游戲來引起學生興趣,從而將學生從“不練”轉化為“多練、愛練”。其次,要注意學生的自尊心,大多數學生不喜歡被當眾批評,所以教師的言語不能太過打擊學生。最后,教師要學會給學生建立一個合理的期望目標。對于不同的學生,在體質身體素質知識水平上都存在著差異,所以要有針對性的制訂目標。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體育教學在初中生階段愈發重要。在眾多文化課中,許多學生難免覺得枯燥,而體育課不僅能使學生放松身心,還能提高其他課的上課效率。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同時還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活動。心理健康發展是以正常健康發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體育鍛煉能很好地實現這一點。這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教師的義務則是通過運用合理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提升心理素質。我們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決提升初中生心理素質的問題。
單玉富.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開設藝術體操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4(7)66-68.
·編輯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