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升(深圳市福田區黃埔學校中學部)
通過實驗激發和保持初中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張東升
(深圳市福田區黃埔學校中學部)
化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不僅在課堂上有教師的演示實驗,還可以自己親自去實驗室動手做實驗。學生對化學學習充滿了期待,但隨著教學的深入,要想激發并保持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必須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更生動地體現化學的學科特色。
化學;興趣;保持;實驗;生活小實驗
進入初三的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是充滿期待的。他們或多或少地從往屆學生、家長等各種渠道了解到化學有很多的實驗,不僅在課堂上化學老師會演示,而且還可以自己親自去實驗室擺弄各種各樣的儀器,多有趣啊。
因此,化學老師是十分幸福的。化學老師在教學起始階段不需要過多地考慮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問題,只需要考慮激發蘊藏在學生體內的對于化學學習的濃厚興趣。
但隨著教學的深入,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必然會逐漸減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談談如何通過實驗這個抓手來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化學學科的最有力的名牌和標志。各種生動形象、奇幻變化的實驗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剛剛接觸化學的學生,更是對化學課、尤其是化學實驗充滿了期待。這個時候也是化學老師在學生眼中形象最為高大的時刻,所以一定要精心準備課堂上的演示實驗,確保實驗的成功。在上課前,最好能自己在實驗室做一下將要演示的實驗。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的教學設計中,應適當考慮將精心準備的演示實驗放到課堂引入的環節。力爭在課堂上先聲奪人,一下子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堂課的學習中來,為本節課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
成功的演示實驗現象清晰準確,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更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有趣、明顯的實驗現象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例如,在學習酸堿指示劑的知識時,教師演示將無色酚酞溶液滴入石灰水中的實驗,第一滴無色酚酞溶液剛接觸到石灰水,試管內原來無色的液體立刻出現鮮艷的紅色。學生馬上發出驚奇的呼聲。這樣的課堂,師生都十分享受。
教材的編排充分體現了化學學科的特點,將一些重要的基本操作和實驗都在章節后面列出來要求開設學生實驗。學生對實驗室萬分期待,當然有時可能因為趕教學進度或實驗儀器不足等原因,老師們不一定能開設課本上安排的學生實驗。這必然會嚴重挫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
另一方面,“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試”。親自去實驗室擺弄各種實驗儀器,完成課本上的實驗,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物質之間的聯系、相互轉化等化學知識,更是學生一個十分重要的化學體驗。
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動手進行化學實驗是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要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是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手段,這一項重要的技能方法沒有學習掌握,對于學生今后在化學領域的學習和發展都是極其不利的。因此,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應該要盡力開設課本上的化學實驗。
教材安排的學生實驗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動手實驗的渴望與需求。忽視這一點,可能不會造成多么大的失誤和影響。但是,如果在教學中重視這一點,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例如在學習酸堿指示劑的過程中,帶領學生進行自制酸堿指示劑的實驗。學生對于酸堿指示劑在酸性和堿性溶液中的變色現象十分感興趣,可是學生的手中沒有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如果能夠自己制取指示劑那不是一件很帶勁的事嗎?材料是身邊很容易可以找到的,這更讓學生體會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生對于這樣的“生活小實驗”很有興趣,不過有時由于學生拖拉的不良習慣,老師在布置時需要細致、耐心,在學生實際操作中要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最后要嚴格驗收和檢查學生的實驗情況。對認真完成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并設置一個優秀實驗的展示環節。對于完成不好或有問題存在的學生要認真指出,并引導學生分析其原因,以備改進。
“課堂上老師是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我們現在時常聽到這樣的話語。但是在老師主導的課堂里,如何體現學生的地位呢?課堂上都是化學老師在演示實驗,能不能讓學生來演示。這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課堂地位。
例如,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驗操作。在第一次教師演示后,后面再次出現這個操作時,就可以安排學生演示。
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安排學生演示實驗。再去實驗室進行學生實驗時,以前經常會出現學生去實驗室不知道怎么動手操作實驗的情況。因此,在去實驗室前不僅要求學生寫好實驗報告,還可以安排學生演示一下實驗的操作流程。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也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了,課堂不再只有老師一個人唱獨角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驅使學生學好功課的內在動力。因此,初中化學的教學更應該重視學生的興趣激發和保持,充分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
王福重,薛濤.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天津教育,1989 (6):45-46
·編輯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