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功 林彥敏(山東省臨朐縣七賢中學)
關于初中作文的指導教學研究
夏立功林彥敏
(山東省臨朐縣七賢中學)
初中是學生學習寫作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語言創新,還是接受方面都有很好的潛力。所以,作為教師,就應該去挖掘這些潛力,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為高中甚至今后的生活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現階段我國在初中語文寫作方面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利于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筆下沒有文采,寫出來的文章往往都樸實無華。就以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對其指導教學做進一步的研究。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教學
作文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樣也是難點、重點。想要寫好作文,初中是一個很關鍵的轉折點,小學的時候,學生往往是通過看圖寫話或者寫日記的方式初步接觸作文,但這些“作文”差不多都是記“流水賬”,沒有什么精妙之處。初中學生開始正式接觸作文,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但是由于語文這門課程學起來相對簡單,所以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對此有所忽視,由此也為作文的寫作帶來了許多問題。譬如教師不能為學生做出正確的批改、指導,而學生自身的寫作水平低下,寫作文思路老套、沒有新意,文章翻來覆去地用一兩個陳舊的事例,這都是當下教師、學生需要改善的地方。
由于在中考、高考中,作文分在語文中所占的比例較大,所以教師和學生開始逐漸重視作文的訓練。但受限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創新、指導方面都有待提高,加上教學、教材編制的缺陷,導致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低下,甚至討厭寫作。目前我國大部分初中學校都很少安排專門的作文培訓課,都是通過語文課的教學在其中摻雜進去一點作文輔導,這使寫作水平本就低下的學生得不到好的引導,水平永遠停留在初始階段。另外,學生本身缺乏寫作靈感。作文源于生活,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觀察、總結,即使學生想寫好文章,但局限于日常兩點一線的生活,導致學生的生活交際范圍小,再加上初中學生的學習負擔重,沒有太多時間去圖書館或去網上擴大知識面,學生的寫作源泉接近枯竭,所以,學生寫作時拿不出好的文章也是情有可原。另外,我們目前見到的作文大多是命題作文,學生沒有自由發揮的余地,固定的思維寫出來也總是固定的句子,文章沒有一點創新,沒有一點吸引眼球的地方。
前面提到現階段初中語文寫作中的種種問題,都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為了打破僵局,改變初中語文作文指導教學的現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1.由于初中學生的寫作缺乏靈感,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例如可以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去了解、去調查、去發現,學會關心身邊及國家發生的時事、政事。在生活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用最真實的情感去抒寫最華麗的文章。教師應該抱著鼓勵的態度讓學生發現社會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用筆去贊美、去批判、去改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必定是精彩的。
2.教師在給學生作文題目的時候,不管是命題還是自由命題,都要聯系生活,制訂符合學生的教學計劃。確保學生能通過自己的知識水平完成,不能令作文成為學生頭痛的一項作業,更不能讓學生抱著一種完成任務的態度去寫作文。教師要時刻關注、了解當下發生的熱門事件,或者學生感興趣的點。并以此為話題展開作文課的教學,充分提升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教師要發揮牽線搭橋的作用,可以把作文話題充分地剖析,設置懸疑,激起學生探索的欲望,從而引導學生順利、愉快地寫作。
3.教師要重視對學生作文的點評。許多教師因為數量大、字數多等因素,在對學生作文批改方面顯得隨心所欲,許多教師只是隨便打個分數或者寫幾句固定模式的評語,可能有些教師都沒有具體看學生作文的內容,這是導致學生寫作欲望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必須本著對學生負責,對教師這個職業負責的態度去認真查閱、批改,把學生寫得好的地方進行標注、贊美,不完美的地方進行詳細的點撥、引導,認真負責地寫好每一篇文章的批語。還有部分教師在工作方面很認真,對學生的每一篇文章都認真批改,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時間,但是學生并不了解,覺得這就是一個完成任務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該學會適當地改變批改作文的方式。例如可以讓學生互相批改,這樣在批改的過程中學生既體會到了教師的辛苦,同樣也看到了別人作文的閃光點或者和自己一樣存在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學會自我批評、自我改正。教師也可以選擇優秀作文、病例作文在班里進行集體的解析,使學生學習其中的精華,去除其中的糟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攀比”的上進心。
初中是學生開發潛力的重要階段,教師應該努力讓每位學生都閃光。所以,教師應該正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想辦法改正缺點,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開放,能展示文采的作文課堂,使學生不再逃避寫作,而是愛上寫作。
周美鳳.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厚積”與“薄發”[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12).
·編輯杜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