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友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亮甲店中學)
加強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
黃春友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亮甲店中學)
感恩是一種文明,一種品德,有了感恩的心,人與人之間才會變得和諧、親切,生命也將得到滋潤。感恩——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情懷與傳統,應該在孩子們身上得到更多的體現乃至發揚光大,而不應該薄弱甚至缺失,因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過程中加強感恩教育是必要的。
感恩是每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為了讓學生牢記感恩之情,增強愛心及社會責任感,提高對生命意義的認識,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動。
每一個孩子要與同學相處,度過多年的讀書生涯,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在交流中才會獲得歡樂和充實。通過“我幫助同學做一件事”“今天我值日”等活動,學生從中體會到同學之間的友情是多么真誠,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是多么重要,與同學相處要有愛心,讓班集體充滿愛,讓每一個學生在愛心下健康成長。
為了學生的成長,老師付出了很多心血。老師不僅賜予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學生如何做人。學生親手做一張賀卡,寫上祝福的話語在教師節當天送給老師;學習名人尊師的例子,培養學生尊師的意識等活動,學生從中體會到了老師培養學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學生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聽從老師的教誨,尊敬并以優異的成績感謝老師的培育之恩。
為推進感恩教育,讓每一個學生從小都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我校在各年級開展了“我為學校添光彩”活動,要求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在新的學習環境里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為學校爭光。學生從中體會到了學校是自己成長的搖籃,自己應感激母校的培養。
懂得感恩,說明孩子長大了。感恩不僅是孝順父母,社會互助也屬于感恩的范疇。所以,感恩活動應該擴大范圍。例如,每一個學生為失學兒童或貧困兒童捐款,學生從中體會到了我們感謝一切幫助過我們的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充滿關愛。整個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活動的自主性、生動性和創造性。通過這次活動,學生更加愛自己的父母了,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在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中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既然恩情無法回報,就讓我們以施恩的形式將恩情傳遞給其他的人,形成一個“感恩之鏈”。有了這個“感恩之鏈”,我們的社會將成為一個互愛、互助、文明、友善、和諧的大家庭,我們的生活也將更加美好。
魏文琦.感恩教育寓教于娛[J].廣東教育,2006(2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