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卿
(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阿熱勒鄉第一中學)
數學教學要重視習慣培養
孫云卿
(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阿熱勒鄉第一中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在生活、勞動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對課標的解讀,使許多老師過分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習慣的培養。好的習慣,可以使一個人受益終生。心理學指出,性格的形成受習慣的影響,而性格最終決定了命運的走向。可見習慣的重要性。中小學時期,正是習慣性格的塑成期。每一個學科都要承擔起培養學生良好性格的責任。那么數學學科上,可以培養學生的哪些良好性格呢?
學會傾聽,善于傾聽,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美德。數學課上,學生專注地聽講,一是有助于知識的理解,二是對同學、老師的尊重,注意聽講,不影響周圍同學,注意聽講,尊重老師的勞動。三是有助于對注意力的培養,注意力是人們專注于一件事的能力,傾聽時,注意力也在集中,傾聽的時間越長,注意力越集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教師要精心備課,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時,精講少講,降低學生聽課的疲勞感。盡量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用故事導入,課中穿插生活實例,課終讓優秀生上臺小結等等。
數學是一門精細的學科,一個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就導致結果的完全不同,學好數學,最重要的是認真。有了認真的好習慣,不僅可以學好數學課,做任何事情,成功率都很高。數學課的認真,主要體現在聽課認真和做作業認真兩方面。聽課認真是指聽課時注意力集中,思考集中,思維跟著老師走,聽明白老師講了什么概念,講了什么公式,例題的解題思路是怎樣的等等。認真還在于用心,聽到心里去,而不是聽完就忘。作業認真是指書寫端正,字跡清晰,作業布局合理,每一步都寫得整整齊齊。這也影響作業的正確率,有的學生作業潦草、字跡模糊,就很容易出錯。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嚴格把關,凡是不認真的作業,都要嚴厲批評,返工重做,不能因為他做對了就放任,這樣就會讓學生覺得寫得怎樣不重要,重要的是答案正確。久而久之,積習難改。
一個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不斷糾正錯誤的過程。這樣的做人態度,要從學科學習中有意識地培養。在數學學習中,有的學生面對作業中的“大紅叉叉”熟視無睹,認為反正老師要講,不必麻煩再訂正了,會就行了。老師也沒有留心于學生的作業訂正。時間一長,學生就養成了忽視自身缺點的不好習慣。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做的錯題,一定要讓他認真訂正一遍,進行二次批改,教師可以隨時表揚那些糾錯好的學生,批評不認真改錯的學生,培養學生有錯就改的好習慣。
教學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充滿知識和智慧,需要我們老師探索,教無止境,學也無止境。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