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學)
初中語文現代詩歌的教學研究
楊琳
(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學)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語文教學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對于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現代詩歌是古代詩歌的演變和發展,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現代詩歌納入初中語文課程,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學創造力和文學鑒賞能力。從初中語文現代詩歌的教學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究。
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研究
詩歌是文化寶庫中最璀璨的文學形式之一,也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詩歌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感悟能力和寫作能力,但由于文藝理論知識滯后、教師的學識素養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中學詩歌教學還存在諸如教學觀念保守、教學方法陳舊、教學目標模糊、教學氛圍沉悶、教學手段極端等問題。本文就結合本人在長期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經驗進行一些探討。
現代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韻律美的語言、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現代詩歌的思想感情是十分豐富的,但是初中生的人生閱歷比較少,難以深刻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就需要教師將現代詩歌的創作背景、作者經歷進行一些介紹,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初中時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現代詩歌的教學與美育和德育結合起來,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為祖國培養一批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時代的到來,中國當代的初中生思想也受到了許多干擾,所以需要通過現代詩歌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統的思想。現代詩歌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陶冶學生的情操,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人文素養對人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但是人文素養的培養卻不是一蹴而就的。現代詩歌普遍涉及人文素養,所以學生在初中語文現代詩歌的教學中,應在潛移默化中逐步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使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精神,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更好的挖掘,從而為我國培養一批具有人文素養情懷的文學創作,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謝秀麗.在誦讀中品味,在感悟中創造[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08).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