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元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五中)
歷史漫畫教學例說
胡偉元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五中)
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而漫畫借助于夸張搞笑的方法來對歷史情景再現,與新課程理念相符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將漫畫這一素材科學利用起來。
高中歷史;漫畫;教學
漫畫借助于幽默夸張的手法,對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進行描繪的基礎上,還將歷史現象或者事件的本質特征給揭示出來。因此,將漫畫巧妙運用到歷史教學當中,可以促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需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教師抓住漫畫的特點和重點,科學設計問題,帶著問題讓學生觀察,以便得出相應的答案,通過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思考習慣,提升其觀察能力。以“美蘇爭霸”為例,教師可以將“赫魯曉夫與美國總統肯尼迪的較量”這幅漫畫展示出來,提出相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漫畫;通過漫畫可以了解到二戰后國際政治格局是怎樣的?漫畫中掰手腕的兩人是誰?他們的手腕下面是什么按鈕?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這幅漫畫是否將當時的蘇美關系正確反映出來?學生觀察思考之后,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結果,漫畫中的兩人分別是赫魯曉夫和肯尼迪,他們的掰手腕其實代表的是綜合國力較量,因為美蘇爭霸,出現了古巴導彈危機。兩個人都想按到對方的導彈按鈕,體現了當時美蘇有著十分緊張的關系,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美蘇戰爭。通過這幅漫畫,學生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互相討論,迸發出思維的火花,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并且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美蘇爭霸的實質。
在歷史學習中,歷史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方面;將漫畫運用到歷史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對漫畫有更好地理解。比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個概念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豐子愷的“東洋和西洋”漫畫給運用過來;首先,將漫畫創作的時間和背景介紹給學生,然后引導學生對漫畫進行觀察,畫面中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你認為這幅漫畫有哪些是不合理的?為什么紅頭阿三會出現于中國的土地上?為什么見了洋人的小汽車,清朝官員需要讓路?讓學生討論這些問題,并且進行適當引導。在當時情況下,有很多租界存在于我國上海等城市,這些租界雖然在我國內部,但是外國人管理著這些土地,而在這種殖民政策下,紅頭阿三就出現了。清朝官員代表了封建勢力,在紅頭阿三的指揮下,需要讓洋人的小汽車先走。這就說明了當時是由西方殖民勢力控制著中國。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有更好地理解。
漫畫有形象生動的表現手法,并且還有很多深層的知識蘊含于其中。將漫畫運用到歷史教學中,可以促使學生產生歷史探究的興趣,探究能力也可以得到顯著提高。比如,在對“瓜分中國的狂潮”一文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將漫畫“時局圖”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得到有效集中。之后提出相關問題,本圖中那些搖旗吶喊的怪獸代表了什么?反映出來什么問題?學生思考之后,紛紛回答怪獸代表了西方侵略者,這些帝國主義列強馬上就要瓜分中國;之后,又進一步深入,提出問題,在本圖中,雖然官吏已經昏昏欲睡,但是還要對網繩緊緊拽著,而文人則專心寫著書,還有人在練武,體現了什么意思?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積極討論和交流,最后得出一個統一的意見。文武官吏的選拔大權依然由昏庸的考官所掌握,清政府為了控制人心,依然將科舉考試持續開展下去,清朝的統治已經病入膏肓。最后,讓學生觀察漫畫,在這樣的時局下,是否有其他不一樣的人?通過這些問題的設計,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探究精神得到有效培養。
綜上所述,將漫畫運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中,具有一系列的優勢,可以營造生動活潑的氛圍,通過科學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提高觀察能力的基礎上,探究能力也能夠得到顯著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張新民.例談漫畫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甘肅教育,2014,3(10):123-125.
[2]錢樂琴.例談漫畫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試題與研究,2014,5(11):66-68.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