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才富
(重慶市大足城南中學)
在紀錄片中學地理
黃才富
(重慶市大足城南中學)
高中地理知識復雜,知識點分散,學生又缺少直觀知識,因此學生覺得很苦,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多一點直觀知識,感性材料,學生就會學得輕松;而借助多媒體手段——紀錄片,就是一個有效的方式,它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地理;認知水平;興趣
地理探究的是人與環境關系,而人能詩意地生活在這個星球上,不僅僅因為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很美,而且人與環境相處的過程中也創造了美的人文環境。高中地理卻是高中非常難學的科目(高考平均分最低),使得老師難教,學生厭學,很多有文科潛力的學生因為地理而選擇了理科。特別是今后的新課改,在學科選擇方面有了更多主動權。如何留住學生的心,讓學生喜歡地理,這是地理教師不容回避的問題。學生覺得地理難學,很大的原因是學生離實際生活太遠了,幾乎都是在“家庭—學校—游戲”中度過的,與現實接觸得太少,缺少生活體驗,從而缺少對生活美的理解和追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見接觸自然,接觸生活,是追求美理解美的必由之路。但現實是我們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又缺少這樣的機會,造成了讀死書,死讀書的現象。而地理又偏偏要求學生要有對生活的感受才行,因此才造就了今天地理難學的局面。通過看一些優秀的紀錄片,在很大程度上能彌補這一不足,還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高一到高三,由于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的內容不同,展示的紀錄片也要有所選擇才行。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每期大致安排2~3部左右,而內容要與本期教學內容大致相關,具體安排如下:高一上期,在高一上新課時,選擇《宇宙與人》,這是一部講述中國人對宇宙的理解,浩瀚的宇宙空間,美麗的星河,精美的畫面,富含哲理的解說,能帶給學生強大的震撼:把高一新生從混沌朦朧的狀態一下帶到一個150億光年的視野,從而樹立起大的目標,激發對科學和對生活的熱愛。在學期中期,可以根據教學進度放《海洋》,這是一部關注海洋多彩的生命,關注人類與海洋的關系,關注海洋命運的一部紀錄大片:多樣的海洋生物,神秘的海洋環境,巨大的海洋災難,這對于生活在內陸農村中學的學生而言是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世界:了解到生命之美,自然之美,理解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關注海洋,關注對身邊的環境保護,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高一下期,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了提高,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也想了解更廣闊的世界,也有了更多的責任感。法國紀錄片《家園》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邂逅,它關注人類發展的命運,從60多個國家實地取景,從洪茺到今天,人類的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多種多樣的自然環境,讓學生看到了鮮活的知識,也了解了當下中國發展面臨的問題,在拓寬眼界的同時也有了對人類命運的關注。《迷失的家園》是一部只有10多分鐘的短片,通過動物無聲的控訴,讓學生明白了迷失的不僅是動物的家園,也包括我們自己的。在學期中也可以穿插放幾集《舌尖上的中國》,古老中國留給我們源遠流長的文化,影響最深刻的莫過于飲食文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中國人,無論生活在什么地方,家鄉的味道總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進入高二,學生的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可以探究更深的問題了,而《第三極》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高清的畫面,國際化的視野,雪山,青草,神秘的天堂,它一下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心浮動,而發自內心微笑的藏民能給我們躁動的心一些安慰,讓我們的節奏也慢下來,善待生活,善待環境,善待他人,讓學生頭一次有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沖動。中國夢,中國人也需要信仰,了解中國改造山河的壯舉,《水脈》是高二學生應當了解的。進入高二下學期,學生的學習任務日漸加重,但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像《野性非洲》《鳥瞰地球》能讓學生如身臨其境地擁抱世界,枯燥的課本知識變得生動活潑,不僅記得牢,而且理解更深刻。進入高三,學習時間緊,壓力大,像《地球脈動》《江山多嬌》等可讓緊繃的神經暫時得到輕松,溫故知新,像極品的佳作,是百看不厭的,《第三極》《家園》讓學生能從一個更高的高度重新審視自己,審視生命,理解生命的本質就是不斷進取。
為了保證觀看的質量,在每次收看時,教師都要鼓吹一番,調動學生的胃口,激發學生的興趣。看后要進行適當點評,可組織學生討論。自然是美的,生命是美的,生活也是美的。而關注人類發展命運的高中地理也應當是美的。收看與學生認知和教學進度相聯系的紀錄片,能將枯燥的課本知識變得鮮活起來,讓地理恢復本來之美。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