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霞
(山西省襄汾高級中學校)
創設生活情境,活化高中生物課堂
張燕霞
(山西省襄汾高級中學校)
生物是有生命的,所以研究生物也應該是靈活的,教學的生物課堂更應該是活躍的。因此,活化生物課堂成為新時期高中生物教學的重點。在這樣一門貼近生活的科學里,要好好利用生活經驗,巧妙結合生活中的多種知識,綜合實踐知識的原理及方法,用正確的思維和思考能力來解決一系列的問題。就以如何活化高中生物課堂,創新生物教學方法,提出創設生活情境的教學之法。
生活情境;高中生物;靈活;活躍;課堂氛圍
生物從廣義上來看,和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的關聯的,在生活中也能發現生物的影子。正是這種潛在的關聯,給生活化的生物教學提供了可能。創設生活情境,巧妙利用師生的生活經驗,或者是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和生活的聯系,實踐生物知識,就能夠讓生物學習變得更加有趣,有更多學習之法可以實踐。如何創設好的生活情境,就是本文討論的重點。如何讓情境不落俗套,又能夠貼近教材,具有創新精神,而又代表實踐意義,在接下來的介紹中,會提出具有這幾項特點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教學當中,老師會根據教材的重點內容來對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課堂上學生也多是埋頭記筆記,或者是不知所云地聽老師講課。這樣的課堂看似在安靜的氛圍中進行,但實際上學生“思緒萬千”,教學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只有老師心中有一個正確的尺度,學生的學習才不會無效或者是出現偏差。同時,教學陋習在生物課堂中有很多的表現,無論是大量筆記,還是缺乏樂趣的知識講解,都降低了生物學習本身的樂趣。而創設生活情境的根本就是將生物有趣的一面展示出來,老師就要轉正自己對生物的理解,將它和生活更好地結合起來。兩者是相互融合的進行,而不會一方硬塞到另一方里面,這種生硬的組合反而會帶來更多的教學缺點。
現在的高中生有很多的學習資源可以利用,無論是網絡資源還是書籍等,都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學習平臺和學習依據。在這樣的背景下,創設生活情境的生物教學法更容易開展,學生的思路更容易被打開,思維的靈活性也更容易被調動起來。特別是現在的孩子,都比較喜歡電影或電視劇,而在眾多題材當中,有不少包含著生物知識。老師可以對這些資料進行篩選,選出學生喜歡的或者是和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例如,在講解“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時,可以展示《侏羅紀公園》電影的圖片,利用恐龍的DNA復制出恐龍。現實生活中,利用恐龍的DNA復制出恐龍主要要解決什么問題呢?老師通過這樣的例子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對生物的熱情,然后再有針對地講授,使學生理解“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的有關知識,另外這樣的教學還能養成學生在生活中思考的習慣,以后在觀看影視作品的時候,就會有意無意地思考這一現象的生物原理,進而發現更多有趣的生物現象。
創設生活情境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創造力和發現的視覺角度也是有限的。因此,要讓學生參與到生活情境的創設中來,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知識材料和實踐資料。先按照學生的意愿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再給每個小組布置一定的任務,可以幾個小組完成同一項,也可以是每個小組有不同的任務,這個要根據任務量來看。然后讓學生根據組內的討論情況去實踐方案,對給出的生物知識點進行合理的觀察和記錄。比如,在學習“基因”這一章節中,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調查發現單眼皮和雙眼皮的遺傳特點來分析為顯性還是隱形。學生完成任務之后,就可以在課堂上給大家展示調查結果,以及自己的分析結果。這樣在每節課上都會有不一樣的生活情境,還能從不同的角度記憶和理解生物知識。而且小組合作的形式為生物課堂提供了更多和生活相關的學習資料,讓學生參與到生活情境的創設中來,更好地豐富了生物理論體系的形成,鍛煉了生物學習和實踐能力。
創設生活情境不如真的在生活情境當中,這樣的真實體驗會讓知識也變得可以觸碰,學生的陌生感會大大降低。而且在自然環境當中,學生的身心也得以放松,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特別是選擇在森林或者是草坪這樣的地點教學,能夠開放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的思維變得更加開闊。可能這樣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調查發現自然環境的確能夠誘導學生的學習精神,使人的學習能力提高。在自然環境下學習生物,讓學生走向生活,讓創設的生活情境更加真實有效。
總之,高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從形式到內容,從室內到室外,要建立一個立體全方位的生物學習習慣,學生更加主動求知,實踐能力提高,讓生物的神奇與存在成為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
[1]任翔宇.基于科學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研究[D].河南大學,2009.
[2]吳柳.素質教育論與基礎教育改革[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