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安
(湖北省嘉魚縣南嘉中學)
語文課,且讀且美
黃小安
(湖北省嘉魚縣南嘉中學)
語文課中,朗讀能讓學生充分感悟文中的語言美、形象美、結(jié)構(gòu)美、情感美、意境美……沒有朗讀就會減少文章的感染力,不能領悟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語文課堂的朗讀,必定能讓語文課美麗無窮!
朗讀;語感;感染力;語文素養(yǎng)
2014年12月5日,在嘉魚縣舉行的“初中語文青年教師優(yōu)質(zhì)課競賽”活動,我執(zhí)教的《紫藤蘿瀑布》一文榮獲一等獎第一名。這次獲獎,級別雖不高,但是獲得了評委“激情朗讀、生態(tài)課堂”的好評,我深感榮幸,也甚感欣慰:這幾年堅持的有效課堂子課題——“讓朗讀使語文課堂越讀越美”,總算有所收獲。
葉圣陶老先生所說的:“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一篇美文,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朗讀并理解,就能真正理解美文的妙處。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散文,很適合朗讀,因此本文我設計的主要教學方法是誦讀法,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悟全文描景繪物的美。課堂上,我首先通過引用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的一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來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品讀景語,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緊接著圍繞讀我安排了三個教學步驟,實現(xiàn)對教學重難點的突破:第一步,整體讀,找尋美點。作者將眼前的紫藤蘿花描繪得生動、形象,勾畫你喜歡的寫景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初步感知藤蘿的美。第二步,展示讀,讀出美點。指名學生朗讀,然后我及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融入對生字的檢查和朗讀技巧的點撥。再分組讀,運用老師所介紹的朗讀技巧,分別就第二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進行朗讀比賽。完畢,老師適當點評。通過展示讀,讓學生讀出形象美。第三步,賞析讀,讀出語言美。學生再讀,勾畫出自己喜歡的美句,并想談一談你喜歡的原因(提示學生,可以這樣回答:我喜歡的句子是______,因為這句話運用了________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________。)學生各抒己見盡情說,然后用心去讀,讀出了語言文字之美。
余映潮有句話:“沒有朗讀的課只是‘課’,它不是美的語文課。而且,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讀’,而沒有朗讀指導的‘課’,沒有力度更沒有美感。”《紫藤蘿瀑布》一課,我就是運用了多種形式的美讀,讓學生感受到了作者筆下的紫藤蘿之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文章的藝術境界里,使他們受到了情與美的感染,也激發(fā)了學生獲得審美愉悅的心理期盼。同時,我抓住這個契機,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的感染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感知所獲得的形象造型是具體的、生機勃勃的、活生生的,進而理解文學作品中之“神韻”。如文中第四、五自然段“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nèi)氯隆!蔽易寣W生想象花兒開得繁盛,驕傲地爭先恐后地綻放自己的美麗的情景,然后用自己的“讀”展現(xiàn)花兒開得熱鬧的情景。還有“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學生讀著讀著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語言渲染的最佳形式就是朗讀,通過反復地誦讀,著力渲染情感,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作家情感的理解,同時得到審美的愉悅。
“觀書須熟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通過對《紫藤蘿瀑布》一文有滋有味的朗讀,學生不知不覺地在讀中去欣賞、去解讀、去品味、去揣摩、去感悟,充分地感悟到了文中的語言美、形象美、結(jié)構(gòu)美、情感美、意境美……最后我再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對大自然的一景一物也充滿了興趣,然后提出能不能模仿作者這種借景抒情的寫法,寫一寫自己心中的花。很多學生現(xiàn)場寫的作品讀后感贏得評委老師與同學們的陣陣掌聲。有滋有味的讀讓學生的能力延伸到實際語言創(chuàng)作表達上。有滋有味的讀,不僅讀懂了他人文章的美,漸漸地自己的文章也會越來越美……
語文課堂,沒有朗讀文章就會缺乏感染力,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也無法領悟。語文課堂的美味朗讀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又可以鍛煉思維、發(fā)展智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領會文章的神韻,從而陶冶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操。
語文課,且讀且美。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