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圣潔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李官中學)
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伏圣潔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李官中學)
初中數學教學的根本在于教會學生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行細致分析。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解題能力
數學解題能力主要指運用基礎性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及數學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其中涵蓋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創新能力等綜合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應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由于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特征,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極高要求。只有具備嚴謹的態度、嚴密的邏輯性,才能解決數學問題。因此,要加強初中生邏輯思維的訓練,由教師精心選擇訓練題型,在課前安排給學生預習并獨立思考問題,在課堂中采取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解題思路,并且學生之間可自由討論,獲得更多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方法,在合作學習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學生討論完畢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形成板書,將解題思路直觀地展現出來。這一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性思維,也提高了學生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并且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養成了良好的解題能力。
審題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審題能夠理清題意,形成解題思路。通過認真審題,能夠發現題目中明顯和隱含的條件,轉換為解決問題時需要的內容,通過分析各個目標之間的層次關系,獲得題目的等價說法,能夠將解題目標以圖表形式表現出來。申請題目的首要目標就是了解題型,對題目中敘述的內容進行反復推敲與理解,可嘗試使用畫圖、符號等形式表現題目結構,直觀性地觀察已知條件與題目目標的邏輯關系。教師應引導學生意識到審題的重要性,講解審題思路,示范審題過程,避免學生因審題不透徹而造成解題錯誤。
解決了數學問題之后,反復進行分析與研究,做到舉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除了獲得結果和答案以外,更重要的是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創新精神。而回顧解題過程,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則是強化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教師可與學生一起回顧解題的過程,分析解題方法、解題思想,題目中的影響要素等,概括同一類問題的規律,進而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并且能夠將經驗運用到其他問題中,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應加強重視,既要教會學生基礎類數學知識,也要引導學生形成數學解題思想,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通過反復的訓練,增強學生的反應力、敏捷力,進而解決實際數學問題。
牛同生.效能提升貴在“得法”:淺論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解題方略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2(25):88,15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