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高效的閱讀方法
張蘭
(遼寧省撫順市十九中學)
數學閱讀具有多符號、多公式、多圖形的特點。如果只是讓學生自己閱讀,學生會不得要領,往往不會讀,抓不住關鍵。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滲透閱讀方法就顯得與眾不同、尤為重要。如何培養學生高效的閱讀方法呢?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課前預習閱讀,結合教師提出問題進行閱讀。提前預習、初步了解。新知新授時點撥閱讀,在學生思維阻滯時,引導閱讀教材,常常能使學生突破定勢、激活思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課堂總結時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領悟學習內容中所蘊含的基本數學思想方法,使知識本身具有更廣泛的遷移性。要求學生帶著“學會了什么知識?運用了什么學習方法?掌握新知識的關鍵是什么?難點在哪里?新舊知識有何聯系?還有哪些疑問”等問題再去閱讀教材。實現再認識、再升華。
數學教材中概念、性質、法則、公式以及解題方法和操作步驟的表述往往具有更高的嚴密性與邏輯性。這些往往是重點、難點的所在。閱讀時要認真研讀教材,對每一概念、法則進行分析探討,要對它們的遣詞用字、表達方式進行反復的推敲、分析,幫助學生弄清結論成立的條件,準確把握結論內涵。對同一概念的不同闡述、同一例題的不同解法進行比較,以加強知識之間的橫向、縱向聯系,深入理解重難點。
閱讀題目時抓關鍵字詞,標畫重點字詞并著重理解,以便盡快掌握閱讀內容,找出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在讀題時,自己把認為比較關鍵的詞語找出來做標記,這樣,學生讀題格外認真,并逐漸在讀中積累了經驗,領悟了很多詞語的不同意思。如,增加了、增加到、不大于、至少等詞語。
類比可以是同類題目的比較,可以是新舊知識的比較,可以是認知方法的比較,可以是解決方法的比較,可以同中求異,可以異中求同。例如,八年級平行四邊形一章,知識之間從一般到特殊展開,條理清晰,學習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研究平行四邊形時依次研究定義、性質、判定。在研究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和菱形時,教師只要適度指導,學生經過比較學習方法,閱讀學習很容易掌握矩形和菱形的學習方法。
重視數學閱讀,掌握閱讀方法,對于學好數學有著重要意義。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持之以恒,經常訓練,才能促使學生愿讀數學書,會讀數學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