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春蓉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轉化學生消極學習心理
路春蓉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0)
隨著學習語文時間的增長,一部分高中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消極心理,本文就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多模式教學、周記對話、演講交流等方式對如何轉化這種消極心理進行簡要的論述。
高中語文 學生 消極學習心理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伴隨學生學習生涯始終的一門學科。高中學生學習語文時間至少在9年以上,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消極心理,轉化學生的消極學習心理很有必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教師角色的要求不斷發生著變化。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師是語文教學的組織者、語文學習的促進者、語文學習的引導者、個性化教學的創新者、社會道德規范的示范者”[1]。在教學及師生交往中,要與課程標準同行,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與學生一起成長。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應該將教師和學生視作合作共進的整體,將每一位學生視作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面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教師應采取積極態度幫助學生進行調節,增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部分教師教學方式單一,教授新課時嚴格按照“教學八股”進行教學,即解題——介紹時代背景——朗讀課文——講解生字——分析課文——概括中心思想——課堂練習或布置作業。高中生學習模仿能力較強,學生在熟悉教師教學模式后,對教師下一步的教學已經了然于胸,認為教師教學不過爾爾,如此模式的教學是很難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的,并且大部分老師帶班一帶就是三年,這樣的教學模式迫切需要改變。面對個性差異極大的學生群體,學生認知方式的多樣性要求教師必須改變自己單一的教學風格,采用多模式教學,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滿足和彌補不同學習者層次的需要。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語文教學界涌現出一批教學名師,如錢夢龍、于漪、程紅兵、王棟生等特級教師,瞻仰名師風采,學習名師教學理念,將其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是值得提倡的,但有老師按部就班名師教學或者教參進行授課,忽略教學班級實際學情,這樣的教學無異于張冠李戴,學生學習熱情勢必會低落。教師備課和授課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聽課學習的態度。教師考察學生學習背景和實際學習能力,依據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研究學生所需,結合學情進行教學,量體裁衣,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評價是人類的本質活動之一,它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反映就是教育評價(包括教學評價)”。[2]教師的評價對學生起著重要作用。教師運用最多的評價當屬課堂上對學生表現的評價和考試分數的評價。前者屬于顯性評價,后者屬于隱性評價。個人十分認同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錯誤回答或者是偏題回答不應予以批評,而應予以鼓勵的評價方法。班級學生人數較多,一個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不多,即在教師面前表現的機會不多,若是教師的嚴厲態度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可能會使學生喪失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使語文學習進入下坡路。考試分數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了評價,大部分學生對成績的看重來自家長和社會的壓力及老師的目光。高中學生承受高考的巨大壓力,語文教師應該辯證地看待學生的考試分數。
高中生學習壓力的增加,自我釋放的空間和時間有限,教師可以通過周記的形式和學生進行對話,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這個周記并不是一份嚴格的語文作業,而是學生和老師溝通交流的橋梁,因此不能對學生以字數、格式、內容的要求,而是讓學生自由發揮,隨性而為。通過周記,教師可以了解班上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態,對學習的看法和意見,對未來的規劃等等。如果發現有心理障礙或是其他方面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與學生對話,引領學生走上健康成長道路。
“演講通過對人的動機的心理激發,喚起人對工作、學習、事業的高度責任感,激起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3]課前演講是集觀察、傾聽、記憶、思維等環節為一體的綜合智力活動,開展課前演講有助于學生智力潛能的開發和智力水平的發展。作為一種集體性的合作活動,課前演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同學、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在思維碰撞中感受語文的人文美,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自主探究學習的欲望也會越來越強烈。課前演講形式內容多樣,教師可不拘一格,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和主觀能動性。[4]
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讓學生用心體悟作者情感,讓學生讀出個性,讀出自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其次,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厚積才能薄發”。語文教學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積累知識的習慣和能力。除去課文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外,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做好學習筆記,如摘抄優美語句和段落,摘抄存疑的句子,適時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想等。最后,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即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學生閱讀積累的有效途徑。教師在為學生推薦書目時,除卻常見的經典名著外,還應該多為學生多推薦能反映現實社會、表現當今世界的新書,讓學生在讀圣賢書的同時也了解當下世界,與時代接軌。[5]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因素,它不僅影響學習的發生,還影響學習的進程和結果。優秀教師的課堂總是引人入勝,吸引學生目光,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接受學習轉化為發現學習。因此,改變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最重要的是從教師的課堂教學入手。
[1]王玉輝.王雅萍《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2]李壯成《課程教師論》 四川大學出版社
[3]徐繼存.徐文彬 《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4]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長江文藝出版社
[5]郭海燕.徐永富.張立中主編《實用演講藝術》學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