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梅 馬 偉 王紫娟
(重慶市綦江區篆塘小學 重慶 401433)
如何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
陳 梅 馬 偉 王紫娟
(重慶市綦江區篆塘小學 重慶 401433)
本論文從如何深入推進教育體制管辦評分離入手,提出建立適恰而有效的多元化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是關鍵之關鍵。接著,論文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多元化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一改政府作為主導的單一評價模式;大力發展第三方專業評價機構;完善社會參與教育評價的機制;健全學生評價學校的評價方式;增強學校自我評價意識。
多元化 評價 體系 管辦評分離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若干意見》都提出了“管辦評分離”。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就是要厘清各方關系,形成政府管教育、社會評教育、學校辦教育的有序格局。[1]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中,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門系統內部的評價,屬于“自己評價自己”。不可否認,傳統的由政府主導的評估實現了教育教學評價的導向和激勵功能,在改善辦學條件、推動各項教學活動基本落實方面,功莫大焉。[2]
然而,由于評價方式的單一性、權威性,使得現實中很多學校校長和教師聞督色變,本意很好的評估卻成了不堪承受的行政壓力。單一而強勢的評價,成為政府管理者手中屢試不爽的指揮棒,制約了學校特色發展,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學校是考試的工廠。教育越來越脫離社會需求,學校辦學面貌整齊劃一,“千校一面”的格局比比皆是。
為了保障評價結果的客觀和公正,各級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要明確其自身職責,完善教育督導和評估制度。在評價的時候不要以行政手段過多參與、干預,不要越位、錯位。最終,其政府對學校的評估只能是多元評價體系中的組成部分,不能再作為唯一、終極性的標準。[3]
教育水平好不好,不能由教育主管部門自己說了算。為此,一種新的教育評價體系——第三方專業評價機構應運而生。今后,第三方專業機構將發揮專業人才和技術優勢,對教育進行客觀、公正、公開、透明的評價。
完善健全的教育評價體系,尤其是科學客觀的第三方教育評價體系對教育的良性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教育能否發展得好,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是否有健全成長起來的第三方教育評價。我國第三方專業評價機構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方面還落后于歐美教育發達國家。與政府相比,尚處于弱勢。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與培育,簡政放權,保障其具有獨立性,能公開、公正地站在第三方的立場上去做客觀的研究,而不是教育管理部門的代言人或出資方的傳聲筒。政府要大力發展其評價的專業技術水平,建立更多專業水平高、服務質量好的第三方專業評價機構,完善中國教育評價體系,支持其規范開展教育評價。
以往,學校教學質量的好壞,全由教育主管部門說了算。既然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那么作為學校,在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的同時,要以社會口碑為主要目標。一個社會口碑好的學校,必然教學質量也好。因此,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就有必要完善社會參與教育評價的機制。
評價的主體是社會。家長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校發展、教育教學評價的重要主體。學校的社會口碑主要來源家長的口口相傳。學校的教學質量好了,毋需多言,家長也自然會為學校廣為相傳。因而,我們要發揮輿論的積極導向,把社會參與教育評價作為評價的模式之一。擴大科技、文化等部門和新聞媒體對教育評價的參與,可通過家長問卷調查、社區居民問卷調查、電話調查、街頭走訪等多種模式,確保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參與度。
“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當前教育教學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學生是教師的直接服務對象,學生的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學生是學校的主人,是所有改革的終極目標。學校發展得好不好,學生對學校、老師、教學是否滿意,學生是否得到全面發展,學生的身心是否愉悅,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應該最有發言權。
目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注意到了學生評價學校的重要評價作用,也不同程度的把評價“還權于學生”。在教育督學檢查學校工作中,我們采用學生問卷調查或隨機調查的評價模式,旨在于調查學校課程開設情況、學生對學校、教師的滿意度等。然而,這種評價大多是在學校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為了提高學生對學校評價的滿意度,學校或多或少都做了些學生的工作。在老師“苦口婆心”的引導下,部分學生對學校的評價與實際不符,導致評價沒有公允,喪失了價值。
要使學生對學校的評價真正回歸良性發展的軌道,那么其評價就應該避開學校的干預、老師的引導。在學校、老師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來進行,評價可以采用網絡調查、電話調查、街頭走訪等方式。而調查題目的設置也應更具科學性,盡量設置一些老師根本“引導”不了的題目,保證其評價的科學、公正、客觀。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主體對自己思想、愿望、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自我評價是一種重要的評價形式。學校自我評價是學校對自己的辦學、狀態和發展趨勢的評價性認識。在學校自我評價里,學校是主體,也是客體。真實的學校自我評價可以幫助學校認識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辦學特色,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夯基奠礎;同時還可以幫助學校認識自身不足,揚長避短,少走彎路,真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評價是一項認真嚴肅的工作。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建立,使得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得到了改進。教育評估由行政主導轉向社會主導。評價必將更專業、更全面、更客觀、更公正、更有公信力。既重視了學生的學業成就,又關注了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既注重結果評價,又關注過程評價。當然,要有效發揮評價的功效,還必須注重評估監測結果的使用,建立教育督導和評估監測報告發布制度,建立教育督導和評估監測的約談、獎懲、限期整改和復查制度,落實教育督導和評估監測問責制,樹立起評價的權威。這樣,教育管辦評分離的改革紅利才能完全釋放出來。
[1]黃曉婷.管辦評分離下的教育評價新視野[J]中小學管理,2015,08:16-19.
[2]任仕君.可欲與可能:學校“管辦分離”的合理性與實踐挑戰[J]當代教育科學,2011(4):3-6.
[3]蔣永紅.管辦評分離的關鍵在于用好評價這把標尺[J]江西教育,2015,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