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杰
(天津工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天津 300387)
加強當代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對策選擇
張艷杰
(天津工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天津 300387)
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時期,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改善導致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本文針對新時期中學生思想品德出現的教育現狀,從學校、家庭、社會和中學生自身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能夠提高中學生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促進中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中學生 思想品德教育 對策
青少年時期是否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素養,不僅直接關系到其個人成長,家庭幸福;甚至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和諧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培養新時期的中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當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的主流是積極健康的、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我們看到不少學校目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仍存在重視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忽視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的狀況,家長也沒有充分認識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就中學生自身來說,也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本文針對新時期中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現狀,正視其存在的問題,剖析其原因,并從學校、家庭、社會和中學生自身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能夠提高中學生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促進中學生全面健康成長。[1]
針對新時期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應采取以下幾點對策:
和諧的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德育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良好的社會環境具有感染學生作用,尊老愛幼,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社會公德會熏陶學生;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文明和諧的社會風氣會激勵學生。社會執法部門應該共同努力,清除網絡中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網站隱患,建立健全網絡虛擬環境系統,凈化社會環境,
做好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工作需要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如果離開了良好的輿論氛圍,離開了社會環境,不發揮媒體優勢,不宣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不學習奉獻精神,那么現在的中學生就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導向,所以,應該在正確的輿論引導下,充分發揮媒體優勢,大力宣傳愛國主義,公平正義,弘揚正氣,幫助實現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全社會形成反對封建迷信,反對貪污腐敗,反對以權謀私等的良好輿論氛圍,為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建設打好基礎。[2]
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大膽創新,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由被動改為主動型的德育模式,讓中學生在真正的參與和體驗中實施自我教育,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行為,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具有學習思想品德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念和新知識的緊迫感,努力工作,并努力學習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相結合,符合實際,使學生身心得到和諧發展。建立和完善教師考核制度,把教師的思想品德作為考核教師的重要內容,建立表彰獎懲制度,定期開展德育素質教育活動,切實保障教師隊伍的基本素質。
一是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
二是充分利用學生良性競爭作用。對學習優秀的學生,也要一視同仁,不偏愛優秀學生,對他們要向其他同學一樣嚴格要求,特別是當他們犯了錯誤時,要加強思想教育,讓他們深刻認識到缺點,而且也要適時進行挫折感教育。教育他們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三是充分發揮教師引導教育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在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以后為社會做貢獻。
建設文明,和睦的家庭氛圍,父母要在行為中表現出示范作用,應當以身作則,使孩子潛移默化,多陪陪自己的孩子,用正確的方法關心和愛護孩子,偶爾讓孩子做做家務活,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父母平時在家中也應該經常和孩子溝通,認真聽聽孩子的想法,這樣,孩子慢慢地就會理解父母,父母也能夠知道孩子的想法,坦誠相待,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文明,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生活在民主,健康的家庭氛圍中,使孩子形成活潑開朗,熱情善良的性格,通過這些,對孩子的成長有積極地作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個有用的人才,但是實現這個愿望之前,家長必須先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為孩子樹立榜樣。首先家長應該首先要求自己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尊重理解孩子,彌補學校教育的欠缺。其次,家長應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具備耐心和細心的心理素質,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交流,而不是用棍棒來教育孩子,最后,我認為,家長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工作之余,帶孩子去郊游,鍛煉,游玩等。[3]
作為中學生,學習是主要任務,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更應該注重學習思想品德理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聽取老師講思想品德的內容,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在學習的同時不斷發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思想覺悟和對自己的認識,以提高自我修養,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習思想品德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在學習的理論知識具體應用到實踐中,在實踐過程中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和狀態,遇到困難要學會自我調節,在實踐中學會人際交往,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培養良好的生活情趣增強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幫助自己樹立人生目標,不斷促進品德修養。
總之,加強和改進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時期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互動,形成合力,才能更好促進中學生健康茁壯成長!
[1]陳萬柏,張耀燦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葉瀾.新時期教師專業素養初探〔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01).
[3]杜時忠.關于德育實效的調查報告〔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