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懷俊
(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guān)區(qū)對坡中學 貴州畢節(jié) 551700)
學生的思想教育重在體驗
宋懷俊
(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guān)區(qū)對坡中學 貴州畢節(jié) 551700)
我國基礎(chǔ)教育階段的思想教育,存在假、大、空的特征,所以盡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也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就是孩子們?nèi)狈械捏w驗。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活動中,如果盡可能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較為具體的情境體驗,效果會好得多。
德育 方法 體驗
打開網(wǎng)絡,用“學生搶劫”、“學生殺人”、“學生暴力”這么一些內(nèi)容搜索,你會親歷一次什么叫觸目驚心的體驗。客觀講,我們這一代未成年人已發(fā)在相當程度上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危機,各種原因?qū)е碌奈闯赡耆诉`法犯罪呈數(shù)量趨增、頻繁趨高、年齡趨低、類型趨廣的特點。從內(nèi)歸因的角度,未成年人的年齡特征具有“有行為能力而沒有相應的行為判斷能力”這么一個顯著特點。所以,未成年人的行為極端化是可以理解的;用外歸因的方法分析,社會環(huán)境的因素,家教因素,學校教育的因素,是互相影響、相互促進或制約的三大因素。其大致關(guān)系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會促進好的家庭教育,為好的學校教育提供了好的氛圍和前提;消極的社會環(huán)境必然增加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難度;失敗的家庭教育給學校提供的孩子讓學校束手無策;而家庭教育和學生教育的成功終將促進好的社會環(huán)境與社會氛圍。不帶問責意圖,僅僅截取“學校教育”這個小平臺來作公正客觀的分析,心平氣和地研究,會發(fā)現(xiàn)的確存在著做得不到位、做法有偏頗的地方。
記得小學二年級還是三年級時,我用“困難”造句:我們要搞好困難。因為我平時成績好,是班長,老師沒有吼我,而是用溫和、誘導的口氣反復對我講解:“你怎么會說要搞好困難?這意思是越搞越困難。困難就是不好的、影響我們完成某樣事情的東西,我們只能說要克服困難………”老師確實很認為很費勁,一邊說一邊還比動作,但我就是真沒明白!我的心目中把困難搞得不困難了就叫“搞好困難”,就是不明白“我們要搞好困難”究竟為啥錯!也正是那個年代,我們學的一篇課文原文是:同學們,地頭坐,貧農(nóng)伯伯來上課。資本家,狗地主,剝削窮人代代苦。干革命,把機拿,跟著毛主席打天下。說來丟臉,老師教讀了又讀,講了又講,但我當時只懂得“伯伯”肯定是老頭子、“槍”就是我用木棒棒削了擱枕頭下的那寶貝——我就明白這倆詞,一直懵到讀初中。
從成人的心智看,“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這樣一些內(nèi)容也有并不咋的;但從小孩的角度、用那幼稚的眼光看,懵,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這和跟一個農(nóng)村小腳老太婆講火箭助推力、跟一個嬰兒講純水的元素構(gòu)造是“H”和“O”一樣的道理:抽象程度與認智水平不匹配!所以,從語文課的“中心思想”、“段落大義”到思品課的“歸納總結(jié)”,從小學到高中,我們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沒離開過“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奉獻精神”、“犧牲精神”這么一串符號——問題來了:同樣的信息反復出現(xiàn)的剌激結(jié)果是疲勞與厭倦,是熟視元睹、充耳不聞。而這條科學規(guī)律到了決策者那里居然變成了“耳熟能詳,然后內(nèi)化為行為動力與素質(zhì)”。這是不尊重科學的態(tài)度,是人治理念的怎征。人對外界信息認知的內(nèi)化,不能由化要求他內(nèi)化就能內(nèi)化的。想當然的決策理念,導致假(過程業(yè)績虛假)、大(目的要求過大)、空(內(nèi)容空洞無實)的現(xiàn)實局面,這不是偶然。
抽象的概念要能與具象的實物同步呈現(xiàn),這是內(nèi)化(理解與掌握)的最有效模式。比較我們企圖讓一個兩歲的孩子認識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給他一只貓(這就是創(chuàng)設了一個具體的情境),讓他看、摸,告訴他這叫貓,之后他肯定知道這就是貓了,畫圖上、照片上,他也能明白那就是貓。但如果你用“講解”:貓,屬于貓科動物……起源于古埃及、波斯……拉丁學名Felinae …… 那么,你講得再多再細再認真,也幾乎是沒效果的,孩子無法內(nèi)化。所以,我們與其要求“節(jié)節(jié)課滲透”這樣那樣的大“愛”,不如平時俯下身來和孩子們一起在校園內(nèi)澆澆花花、擦擦欄桿(愛學校),和孩子們一起慰問一下生病的同學(愛同學朋友愛他人),教孩子要稱自己的父母叫爸爸媽媽并給爸爸媽媽端茶遞水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愛家人)………依循這樣的原理和思路在日常思品課教覺中營造情境氛圍,效果就比念枯燥的教科書好得多了。
比如,以“勤儉節(jié)約”為主題,我在班上擱了個塑料筐,要求筐內(nèi)只能丟紙,不準往里吐痰扔其它垃圾,然后每周由我?guī)ьI(lǐng)孩子們回收一次,把往里扔的紙理齊,打包保存。一學期下來我們收集了二百四十一斤廢書本,以兩毛五一斤的價格賣了,收入為60.25元。我要求同學們簡算一下:全校24個班一學期回收收入……全國范圍內(nèi),從一年級到高中學生每年的書本按人均兩公斤計算,每公斤按0.5元,保守點每學期大約丟了二千二百五十萬元!
正確定位思想品德教育的內(nèi)函,著眼于思想品德教育的高度,卻著手于孩子們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經(jīng)過與班主任認為勾通交流前提下的配合,認真帶了兩年,本班班風及孩子們的表現(xiàn)得到了全校的認可。期末統(tǒng)一測試,全班語、數(shù)、英、物理四科有三科獲全校同級第一名,四科均分高出級均分4.82分。家長會,全校其它班到齊率為71.45%,本班為95.22%。一位長得貨猛張飛一樣的家長自己沖上講臺,抓起話筒:“我想講兩句,現(xiàn)在的×娃娃些實際難管很,狗日嘞些一天一群一伙二牛二氣的,好多大人都虛火三分。我家之崽兒小國平原來跳得他媽×無法無天,這年把以來,狗日的變得聽話很,又勤快又想人。我們大家都看來的嘛,不是吹牛×嘛,這班幾個老師確實板扎很,反正人家就是有這個本事把這幫狗日的些玩得轉(zhuǎn)!這是本事啊,我們真的得感謝他們……老師你們有空一定約起去我們家里坐哈,殺雞煮肉,狗日的才舍不得嘛!”
在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學校德育工作現(xiàn)場交流會上,學校安排我發(fā)言。我在黑板上寫了“教育”兩個字,告訴大家:爻+子+攵=教;云+月=育。用“攵”這種文明優(yōu)雅的手段和心態(tài)以及方法,引導孩子們,讓“子”們?nèi)ソ邮芙?jīng)典正統(tǒng)文化內(nèi)容“爻”的熏陶(注:“爻”讀音xiao,指易經(jīng),泛指經(jīng)典、高深的文化),這叫“教”;營造一個白天云彩燦爛、夜晚月光皎潔的自然環(huán)境,讓孩子們邊學習文化邊快樂地生活、成長,這叫“育”——這是典型的望文生義,但確實是我對教育的領(lǐng)悟和解讀,也是我的教育教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