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鑫
(重慶市豐都縣董家鎮初級中學校)
農村初中生物課探究式教學的探討
李其鑫
(重慶市豐都縣董家鎮初級中學校)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使課程教學出現了新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教育的需要,因此,應該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在眾多教學方法中探究式教學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現如今,探究式教學已經深入農村課堂,尤其是在生物課堂上,探究式教學更是不少教師認可的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不僅是觀念上的創新,更是教學方式的創新,其中包括許多具體的教學方法。就農村的初中生物課探究式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農村;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探究式教學對農村初中生物課的展開吸引了不少教師的關注。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類似于科學家探究活動的方式獲得科學知識,并學會科學的方法和技能。探究式教學中需要做到讓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內外課堂相結合,同時,還應注意個別差異,講究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探究式教學的探究形式主要包括自我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學習兩大方面。教師在進行探究式教學時應該兼顧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獨立思考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合作學習是讓學生思考的成果有集思廣益的空間,兩者結合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探究出精華。例如,在學習生物細胞結構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大白菜葉和草覆蟲的細胞結構,然后進行思考,寫出它們之間的區別。之后進行分組探討,在討論的過程中使手上的資料得以補充和整合,由此得到較為全面的答案。經過個人思考與小組交流,學生對細胞結構的了解就無需死記硬背,自然就印象深刻。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知識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農村是一塊寶地,在初中生物課堂上,農村無疑為學生創造了實踐的優良自然條件,方便探究式教學的展開。教師可以在室內課堂上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在戶外課堂里進行實踐活動,讓學生探究理論知識。內外課堂的結合,是探究式教學的一大亮點。例如,在學習一顆種子的生長過程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在課堂上對學生講解完要點后,可以直接讓學生在室外種植種子,每天定時記錄種子發芽的過程。又如,在學習生物生長的條件時,可以觀察同一生物在不同陽光、水、氣溫的環境下生長的變化。農村的大自然條件為生物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學生對知識點也會有更直觀的了解,從而更高效地對知識點進行吸收和消化。此外,動手能力的加強也會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在農村的開展應該從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利用戶外實驗的自然資源,其次又要保留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并進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思考。此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改進評價方式,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探究式教學是便于學生和教師一起學習,一起教學的教學手段,教師要起到一定的引導和互動作用。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