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峰
(山東省臨沭縣第二初級中學)
寒冬一剪梅,室內外皆香
代峰
(山東省臨沭縣第二初級中學)
為響應市教育局、縣教體局“十萬教師百萬家庭連心育人”活動以及學校開展的“教師家訪”活動,根據學校和班級統一安排,我于2015年9月開始對所負責學生家進行走訪,此次活動一直延續到2015年11月,我先后到2013級12班十名學生家進行實地家訪。另外,還對43名學生通過發放家校聯系卡及電話拜訪的方式進行班級連心活動,及時傳達了市縣教育部門開展此項活動的方針、政策,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要積極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們的教育會取得更大成功。新時期的家校合作,要求在方式和形式上不斷創新,外化于心,形成合力,最終“生于毫末,終成合抱之木”使家校雙方能互通有無,搭建交流通暢的平臺,使學生這一教育對象能在家校雙方共同關心和關注下不斷成長,激發學生的“正能量”。所以本著“知實情、樹標桿、優服務”的原則,以全面提升家校合作的層次和水平,搭建平臺、暢通渠道,讓家長充分了解學校辦學理念和班級管理特色,通過家訪等方式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推動家校合作向高要求、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推進家校合作共建教育模式的形成。
我家訪前都要對被訪學生的各科學習情況、在校表現、習慣、優缺點等有一個基本了解,并且與被訪家長提前預約時間,按時家訪,在聽取家長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時,能當場解答的要當場解答,不能解答的要及時反饋給學校。這些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著自己。2013級12班學生小劉說:“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里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就看我以后的表現吧!”
在家訪中,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世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得多,做得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念叨,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往往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主動走出去,與家長面對面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事宜,在此過程中自己也有頗多收獲。我也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系,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