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清
(遼中區(qū)城郊九年一貫制學校)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學思考
韓景清
(遼中區(qū)城郊九年一貫制學校)
當今時代,教育信息化已經被越來越多地運用于教學當中,在這種大背景下,教師也應當把傳統(tǒng)的生物課與信息化教學相整合,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生物教學;教育信息化;多媒體
當今時代,教育信息化被廣泛地運用到教學中,其優(yōu)點也更多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優(yōu)點雖然很多,但是卻很難適應當今時代的需求。生物學科也是如此,如何將教育信息化引入生物課堂,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個亟須探討的課題。
根據了解,如今國內的大部分老師已經配備了電腦,學校也設置了多媒體教室,這些都為生物課的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同時,教師的觀念也應該與時代接軌,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不能如以往一樣以教材和老師為中心,應該更全面地看待教育工作,做到使知識被學生更好地所接受。
我們以《我們周圍的生物》一章為例,如果教師一味地為學生講述課本中的內容,很難讓學生真正深刻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如果借助信息化手段讓學生直觀地見到生物的圖片,便可以使學生更加感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參與性,更加深刻地記住所學內容。
如今大部分教師的備課方法都停留在傳統(tǒng)的備課方法上,這樣的備課方法雖然十分有效,可以充分地保證教學質量,但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的弊端。
如果把現有的傳統(tǒng)備課方法和信息化的備課方法相結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備課的效率,提升備課的質量。
例如,在教師之間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便教師相互溝通的通信平臺,將教師的教案隨時上傳至其中。這樣可以使教師之間相互借鑒參考,糾正錯誤,使教師之間可以取長補短,發(fā)現不足,分享經驗。這樣的方法對新入職的青年教師的幫助十分大。
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查找所需的資料、試題、課件等相關信息。利用網絡可以方便、快捷、準確地查找到教學所需的資料,從而降低時間的浪費,更好地將精力用在備課的其他方面。
1.利用教學信息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生物課上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愛學習的學習習慣。如果教師可以將課本當中所提及的生物知識通過圖片、錄像等多媒體手段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課本中所提及的生物,這樣便可以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地參與其中,從而更好地開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學習積極性,也能使學生更加清晰、深刻地記住所學的內容。
以《細胞的分裂與分化》一章為例,如果教師一味地為學生講讀細胞的分裂與分化,很難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細胞的分裂與分化的過程,學習時也相對枯燥。但是,如果教師講至此處時播放細胞分化與分裂的3D模擬視頻短片,將細胞的分裂與分化過程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便可以更加直觀地讓學生理解細胞的分裂與分化全過程,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記住所學內容,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利用已有教學資源發(fā)展教學信息化
生物課的實驗在所有學科當中是相對較多的,大多數學校也都配有相對應的實驗室。但是很多時候因為各種原因,使很多生物實驗難以進行,許多理論沒有試驗的基礎便會缺乏生動性。實驗室也可以作為教學信息化的應用場地,利用現在有的教學設備,借助信息化的演示,可以很好地讓學生的實驗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以《植物根的生長》一章為例,如果單純地為學生講述課本當中的知識點,學生很難真正地理解其中所講的內容。但是,如果在實驗室中完成此課,通過實驗和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顯微鏡觀察到植物的根部結構構造,并借助3D視頻短片為學生播放模擬的植物根生長的過程,便可以使學生更加清晰、直觀地感受到課本當中所提及的內容,更加深刻、清晰地記住所學知識。
如今,我們生活在信息化的便利當中,網絡上各種各樣的資源都可以隨意地獲取,但生物教學資源的獲取應當具有選擇性。教師獲取資源應當從實際出發(fā),選擇出有利于課堂、有利于教學的資源。信息選擇一定要從實際入手,不選擇與教學內容無關聯的資源。同時,生物教學資源也一定要選擇直觀、好理解、易接受的內容。如果選擇的內容難以理解,或是不能夠直觀展現所要講解的知識點,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學實現教育信息化可以十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化與傳統(tǒng)教育方式相結合,將會對生物這門學科的教學有顯著的提升。
[1]劉潔.關于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信息化教學,2016.
[2]黃志陽.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與思考[J].基礎教育,201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