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熙
(廣安市岳池縣石埡小學校 四川廣安 638300)
小學語文教學導入語的“情、趣、疑”
楊定熙
(廣安市岳池縣石埡小學校 四川廣安 638300)
小學語文教學導入語的“情、趣、疑”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課程內容充滿探究欲望具有重要的作用。真正發揮教學作用,需要教師在課前的時候認真準備,注重以學生為出發點設計教學語言和教學過程,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小學語文 教學導入 情感 趣味 疑問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導入語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學導入語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接下來的課程學習充滿探索欲,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我國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加注重教學導入語的關鍵作用,利用導入語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豐富學生內心世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導入能夠奠定課堂的教學基調,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導入語的運用,在現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中,許多教師的課堂導入流于形式,只是把課堂導入看做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教師導入語平淡無奇、缺乏吸引學生的情感。教學導入語情感的缺乏使得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充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語的趣味性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關鍵。但在現今的小學語文課堂導入中,導入語的導入方法單一,缺乏足夠的趣味性。這使得學生在課堂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動機不強,沒有勾引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探索欲,不利于課程內容的深入開展。[1]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語的疑問性是促進學生思考,讓學生快速深入課堂的關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語缺乏疑問性不利于帶動學生思維,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這使得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塑造和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2]
許多教師雖然一定程度上重視導入語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對導入語的創造缺乏一定的經驗,容易造成導入時間過長,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導入語脫離文本教學內容,不利于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導入過程缺乏師生互動,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等問題,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
小學語文教學導入語要充滿“情、趣、疑”需要教師在課前認真準備,教學準備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環節,許多教師由于在長期教學過程中面臨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對學生的管理任務之中,逐漸忽略了教學導入的準備,使得教學導入難以發揮其真正的效力。教師在課前認真準備導入語,對導入語進行深入推敲,只有教學導入語充滿“情、趣、疑”教師才能以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接下來的課程知識學習充滿期待。例如在《柳樹醒了》一課中,教師的在導入的時候對問題的設計可以是:柳樹是什么時候醒的?柳樹醒來的時候是什么狀態?有哪些東西和柳樹一起蘇醒?
導入過程的科學性能夠使導入語的“情、趣、疑”真正發揮作用,導入過程是聯系學生和教材的關鍵環節,導入過程中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注重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提高,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故事導入或者懸疑導入讓導入語充滿“情、趣、疑”,這更適合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發展規律,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司馬光》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述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的故事提升學生興趣,然后通過與學生的互動討論司馬光的主要成就,接著引導學生進入司馬光小時候是如何體現自己的聰明才智的。
教學情境壓縮了文章的思維及感情,學生之所以受到影響,漸漸把情感融入其中,是因為設置了情境,又將情感通過文字慢慢釋放出來。將學生置于真實的情境中,才能避免只是把教育和環境外加于學生,才能達到促進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目的。在閱讀文章的同時,感受不一樣的意境,把學生內心需要與文章溝通交流的本質需求滿足了,才能達到熏陶情操的目的。老師富有情感的描述一幅“夏夜”:孩子們在夏天的晚上是最活躍的,無論是在院子里的大樹下乘涼還是和弟弟一起數星星,聽奶奶講故事,猜謎語或是一家人歡快的聊天,都是其樂融融,玩的樂呵呵。在這樣的引導下,叫學生們寫一篇文章“夏夜仰望天空看到了怎樣讓人心怡的風景?面對滿天星星在不停“眨眼睛”時,又會想到什么呢?這樣的教學方式能起到很好的情感引導作用
學習興趣的激發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對小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激發不是一時興起,而是長期不斷堅持的結果。老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提前做好準備,精心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在有條件下,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豐富情景,讓整個課堂更豐富有趣。例如我在教《學弈》、《兩小兒辯日》等故事性很強的課文時,老師在上課前可以簡單地準備一下文中要用的道具,然后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幾個學生來表演其中的情節,讓學生一邊表演一邊學習,讓學生們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生注意力會跟著這些事先設計好的有趣環節一步步轉移,這樣不僅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厚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
小學語文教學導入語的“情、趣、疑”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課程內容充滿探究欲望具有重要的作用,導入語要具備“情、趣、疑”的特點,真正發揮教學作用,需要教師在課前的時候認真準備,注重以學生為出發點設計教學語言和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1]何喜軍.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技巧[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
[2]孟苗苗.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新課導入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