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飛
(湖南省洞口縣雪峰街道元豐小學 湖南洞口 422300)
如何上好數學復習課
尹麗飛
(湖南省洞口縣雪峰街道元豐小學 湖南洞口 422300)
“復習課最難上。”這是許多數學教師經常發出的感嘆。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最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復習課還不像新授課有一個基本公認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因為有了這個課堂教學結構,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學程序。大家知道,結構的優劣決定功能的大小,井然有序的課堂教學結構就像階梯一樣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帶領學生拾階而上,進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經過實驗研究,目前我們采用如下的復習課結構。
上課開始,教師直接出示復習課題,接著把預先寫在小黑板上的復習目標掛出來。出示的復習目標應注意如下三點:
1.目標要全面。
所謂“全面”,就是指按照數學教學大綱上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在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復習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識方面的復習要求,把能力與思想品德丟在一邊。例如,統計表和統計圖的復習,除了應當掌握的知識外,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也要得到發展,同時還要注意訓練學生一絲不茍的認真態度、追求美觀整潔的愛美情操和習慣等。
2.目標要準確。即針對性要強。
一是目標中知識、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準確,二是三者之間不能混淆。如統計表和統計圖的復習,復習的目的是:將學過的統計表和統計圖強化和分化,防止相關或相似知識的互串。學生易混的問題是:如何確定單位長度?(共性)為什么折線統計圖中橫標目的間隔要按實際年份留空?(個性)學生最容易遺忘的是:制圖后忘掉寫數據,或把標題與圖表分開等等。在復習課上制定復習目標時,應注意和這些新授課后發現的問題結合起來,以利于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3.目標要具體。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號,諸如“通過復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粗一聽很具體,細一想太空泛,到底培養學生的哪些習慣不得而知。其實一堂課只能按實際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某一方面的素質,太多會適得其反。
教學目標不僅是向學生提出的,也是對教師提出的。復習課上教師應緊緊圍繞著目標組織教學,就像寫文章不能“跑題”一樣,復習課也不能“離標”,而應有的放矢。
回憶,就是要求學生將學過的舊知識結構體系不斷提取而再現的過程,這是學生獨立聯想的有利時機,應盡最大可能讓他們獨立完成。如果是低年級,可讓他們先看書本再回憶并說出來;中高年級也可讓學生提前一天預習,這樣課上會節省一些時間。回憶這個環節很重要也很關鍵,那么作為我們教師這個引導者,當然回憶過程離不開我們的啟發輔助。所以我們常采用如下策略:
1.學生獨立地默寫。
2.同桌相互討論談說。
3.啟發得出結果。
如要求學生用“組詞”或“造句”等方式回憶出學過哪些“數”?哪些“形”?哪些“式”?哪些“量”?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聯想”式回憶的辦法。再如從身邊的物體和實際情況出發,回憶出我們學習過的知識內容。
回憶過程中一般只要求學生寫出或講出“是什么”,不追問“為什么”或“怎么樣”,以便一氣呵成地將所有舊知“拉出來”,提高回憶的效率。因此,學生回憶時,教師不要過多地“插手”或“插嘴”,而是讓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龍飛鳳舞地寫,這時只有一個目的:把有關舊知識結構體系回憶出來。例如,讓學生回憶: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角”?只要學生講出銳角、直角、平角……所有的角的名稱,不必追問其意義和區別,也不用管這些角的序列。再如讓學生回憶我們學習過哪些特殊的圖形,只要說出名字,而不要求學生說出每個特殊圖形的特點等。
回憶既是提取舊知的過程,同時也是進一步強化記憶的過程,還是互相啟發獲得聯想結果的過程。
如果學生的回憶不完整,這時可讓其他學生或由教師補充,使每個同學都盡量地回憶出,知道我們學過的東西,但是也可暫時放一放,之后在“梳理”中完善。
以上幾點僅僅是幾點簡單的想法和嘗試,那么要如何上好數學課,尤其是如何上好一堂數學復習課,這都是要長期探索和實踐的,不斷地改進,不斷地摸索,在實踐中成長和進步,在付出中成功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