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 西
(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東嘎鄉中心小學 西藏日喀則 857000)
淺談小學藏語文課堂教學優化方案
扎 西
(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東嘎鄉中心小學 西藏日喀則 857000)
藏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重視學生習慣的培養;認真備課,因材施教;強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還必須重視情感因素,穩抓基礎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增加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學習藏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構鞏固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從而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化。
小學 藏語文 課堂教學 優化 主體
教學質量是教學過程的生命線。學生的學習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識結構體系上建構新的內容,這本身就是充滿變數的復雜的過程。藏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作為語言的學習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只有把握藏語文教學的規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為提高教學質量找到正確的方法。
有句名言:“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后來是習慣造成我們 ”這就是說,如果學生從小養成學習藏語文的良好習慣,將來他就能在沒有任何強制因素和外人點撥輔導的情況下,也能饒有興趣地去讀書、去學習。尤其是對于藏語文這門基礎學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保證,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直重視學生的習慣培養,并及時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例如,學生們坐姿都能夠做到頭正、肩開、足安;遇到問題,學生主動去查找工具書,爭取自己解決;上課認真聽講并做筆記等。當然。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培養良好的習慣,家庭也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相結合,老師和家長必須多溝通,使學生好的行為在課堂內外可以一以貫之,不好的行為可以利用家庭和學校雙重的作用,加以克服。呂叔湘先生說過:“在藏語文教學上主要的任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習慣的養成要通過反復地練習和實踐。”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都將以持之以恒的態度去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現在的初中藏語文教材,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編排的。每個單元三篇文章。單元前都有”單元提示”。明確提出了單元教學目標及要求,這是我們教師進行單元每篇文章教學的依據。依據這個總目標、總要求,在熟悉單元每篇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圍繞總目標、總要求,確立每篇文章、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以及講授和訓練的重點。做到中心明確,重點突出.在此基礎上寫好教案。認真備好每節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關鍵。備課質量如何.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因此,認真備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前提。
同時,藏語文教學內容包羅萬象,內涵豐富,在課堂中只能選擇其中某些知識點來進行講析,因此靈活性很強。同一篇課文,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與水平.進行適當的調整。歸納不同的知識重點與難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訓練過程。
新課程理念下的藏語文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養成求證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課堂教學要著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好教學.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啟發式、導讀式、探究式、討論式等,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學習目標的設計要始終突出能力訓練和方法指導,能力點的訓練設計要有點石成金之功,方法指導要有舉一反三之效,以達到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目的。教學內容要注重優化,找準教學重點和切入點,要有所教有所不教,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在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查上,也要做到有的放矢,即布置的內容一定要具體,讓學生力所能及;檢查的方法也要具體,讓學生帶著具體任務去學。像泛泛的布置回去以后做好課外閱讀這樣目標不明顯,毫無考慮學生完成能力.無從考察完成情況。雖然出發點很好,但效果會非常差。
1.打好藏語語法知識的基礎。藏語語法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藏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藏語文的重點。為了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本組優秀老師經常交流,學習她們的先進經驗,以便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語法口訣的時間里,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閱讀有關語法的課外書籍,利用各種方式和途徑,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為了讓每個學生打好語法的堅實基礎,我利用每天的課間和午休時間,對每個學生逐一過關,反復強化。
2.抓好寫字訓練。寫字教學是藏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學科內容,不重視學生的字跡,學生的字跡越來越差,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注重學生字跡的培養,要從規范字抓起,要求教師寫規范字,要給學生做典范,特別是課堂板書。另外,從習慣上嚴格要求學生,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等,這些往往容易被忽視,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骼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課堂上常常提醒學生注意做到“三個一”,打好學生的寫字基礎。
我們都清楚:中國大部分教學都是讓學生盡量記住教學考點,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素質教育雖然在中國搞了多年,成效仍然不大,只是讓教育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因為多數地方仍然是以成敗論英雄,用學生的分數和升學率來衡量教師的教學成績;學生為了能升上重點學校,能在將來找一個好一點的工作,只能記住各種考點、知識點,適應各種考試;這些就讓原本生動的課堂教學一下子變成干枯的教學程式。
雖然教學壓力大,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多元的教學模式,運用錄音機、投影等現有教學設備,用美學的知識讓學生感覺到課文中的美,以及人性美、音樂美、建筑美,讓學生關注生活美,通過觀察發現現實中的東西,特別是西藏發生的巨大變化和身邊的巨大變化,讓學生熱愛家鄉,自覺學習藏語言文學。
作為藏語文教師,我們要樹立大的教學觀,不要把目光停留在傳統教學中。要轉變教學觀念。靈活執教,從教材內容出發,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藏語文素養,以此達到優化小學藏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