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
(黑龍江省龍江縣永發小學 黑龍江龍江 161100)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
張榮
(黑龍江省龍江縣永發小學 黑龍江龍江 161100)
隨著經濟、教育的不斷發展,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日益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越來越深刻地影響和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同時也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豐富的信息化資源。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支持。
備課是教師在上課前的教學準備。我們在備每一節課的教材時,必須確定教學目標,知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采用什么教學方法,這時我們就需要去廣泛閱讀有關的資料,包括教學參考書、報刊雜志、瀏覽網上信息。由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資源共享和信息搜集處理功能,使教師在備課時,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參外,還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擷取更多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和資料,開闊教師的眼界,拓展教師上課的思路,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自己對信息的整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設計的質量和藝術。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基礎教育應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把學生培養成能充分適應二十一世紀的專門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擴展了信息傳遞的途徑,豐富了信息資源的門類,提高了信息處理的手段,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同時增強了人們的信息意識,這使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成為教師的教學工具,而且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成為學生獲取學習資源的工具。利用各個網站,可以獲得網絡環境下珍貴的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利用本地區和學校的教育資源庫,學生可以從中查找所需的學習素材。
例如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課前我們安排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上網),搜集有關數據,課上學生代表匯報。他們帶來的材料:有的是某兩個星球之間的距離,有的是中國土地面積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電視臺春季晚會的收視率……通過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說服力的數據、統計材料,學生不僅輕松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人曾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學生學習有了興趣,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據情境教育的原理,創設充滿美感和智慧的學習氛圍,可使學生對客觀情境獲得具體的感受,激起相應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他們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識間的聯系,引起興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識。
如口算練習是絕大多數的數學課必備的組成部分,利用電腦中的隨機函數編寫算式,可以根據要求無限量地供應題目,并判斷你輸入答案的正誤,還可以設定答題時間,超過答題時間,電腦自動告訴你答案,讓學生與電腦比速度。如在形式上再略加修飾,不失為一種學生喜歡的數學電腦游戲。
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能夠將教學內容一一呈現出來,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提供豐富感知、呈現思維過程,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入其境,讓學生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內容,極大地支持了學生對邏輯推理、問題解答和數學觀念的尋求與研究。尤其是引導學生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動態演示,形象揭示知識的生成過程,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借助于觀察和比較,啟發思維,逐步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識的本質。
如教學“長方體的認識”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點、線的閃爍,依次閃動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來使學生認識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緊接著把長方體的實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圖,完成了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再通過面、棱的移動,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時配有聲音,利用色彩動態來比較,得出長方體“相對面的面積相等,相對棱的長度相等”這一結論,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了這一知識。
目前我們學校的教學形式主要是班級授課制,即學生在校集中授課,受教學時間的統一限制。21世紀人類社會將進入全新的信息時代,信息化整合數學學科教學應該增加新的教學形式。基于這一思考,我們有意識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把學習數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并且培養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學《十進制計數法》、《數的產生》時,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并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上課時,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后,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
我們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電腦多媒體網絡信息領域,利用網絡信息豐富、傳播及時、讀取方便、交互強等特性,促進教育制度的革新,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育質量。
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學習不是老師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學習者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習者自己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每個學習者都是在其現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新信息主動進行選擇和加工,從而建構起自己的理解。
在課后,我們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運用計算機和多媒體工具將學習內容以多媒體、超文本、動畫等形式和友好互動的界面,以網絡為載體,為學生提供數字化資源,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提供渠道。例如網絡課堂就是學生繼續學習數學的一個很好的渠道。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廣泛運用,是教育改革和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就會起到“動一子而全盤皆活”的作用,發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的支撐還要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