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妃 王曉妮


摘 要:本文結合筆者在中職學校旅游專業的班主任工作經驗,首先論述了主題班會的目標,接著詳細闡述了主題班會開發的調研、開發和實施過程,最后進行了思考和總結。
關鍵詞:素質;技能;旅游專業;主題班會
一、前言
為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技能素質以及德育的教育力度,強化學生們的德育意識,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與技能,也為了響應推進國家示范校課程建設要求,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積極探索和實踐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我校作為國家示范校五大重點專業之一的旅游服務與管理(農業觀光經營)專業,經過多次走訪企業,結合相關的行業調研以及學校專業領導人的討論研究,并進行了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課程開發實踐專家研討會,建立了廣西玉林農業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技能素質培養項目。
二、項目目標
(一)從實際出發,辦出學校專業教育特色
我校堅持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在認真執行上級有關原則規定的同時,學校應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本地實際,自主確定實施性教學方案,積極探索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辦出特色。即使在同一學校的同一專業,也可根據生源情況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或在執行同一教學方案中,給學生以更大的發揮空間和學習空間。
(二)推進示范校課程建設要求,加強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
根據示范校課程建設的要求,制定出符合我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育特色的課程,加強了專業建設工作的同時,也進一步實現了課程改革的目標。
(三)加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德育工作,提高專業技能
通過這樣的一個廣西玉林農業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技能素質的培養項目的建設,采用各式各樣主題班會形式來展開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根據班會的德育教育要求以及專業技能的訓練要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的綜合素質“玩中培”,專業技能“學中練”。
三、調研階段
(一)開展調研考察工作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領域是:旅行社經營管理、導游、旅游景區規劃及旅游產品設計、旅游市場營銷、酒店管理等。中等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是以培養應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為根本任務,只有以市場要求為導向,以行業需求為目標,重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才能合理構建起一套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培養體系。
1.走訪企業,進行實地參觀考察調研,努力尋求企業專家建議或意見,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2.制定合理的調研材料,收集旅行社、酒店等相關行業的資料,了解這些行業的發展動態相關趨勢;
3.邀請企業專家到我校參與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課程開發實踐專家研討會
(二)經過調研考察,得出結果表明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基本素質和專業技能(如表1)
四、開發階段
在推進國家示范校課程建設,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積極探索和實踐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工作的初期開發階段中,我校旅游服務與管理(農業觀光經營)專業師生進行多次走訪企業,結合企業需求;展開了一系列相關的行業調研活動,了解行業發展趨勢;最后由學校專業領導召開了旅游服務與管理(農業觀光經營)專業課程開發實踐專家研討會,從而得出了關于旅游服務與管理專學生技能素質培養項目——針對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特色主題班會。
廣西玉林農業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技能素質培養項目包括四大不同技能培訓的模塊。該項目包括四大模塊:第一篇認識篇;第二篇語言技能篇;第三篇組織技能篇;第四篇溝通技能篇。
在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技能素質培養中,專業關鍵技能能力是培訓項目中關鍵。因為專業關鍵技能能力是專業培養的核心,而培養關鍵技能能力是為了適應三方面的變化(見表2):
(一)適應工作組織的變化:掌握適用于不同工作場所的可轉變技能,具有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有主人翁敬業精神。
(二)適應職業結構變化:知識經濟的發展,使技術工人的比重不斷上升,要求他們既懂操作又通曉生產過程的基本原理.既能動手也能動腦。
(三)適應并預見市場需要變化:培養富有事業心、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應變力強的新型勞動者。
針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技能素質培養這樣的技能培養要求,以及參考企業專家的建議和意見,再結合學校學生科領導研討討論以及綜合歷年班主任的工作經驗,更進一步地將廣西玉林農業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技能素質培養項目的四大培訓技能項目具體化,細分為40個不同主題的主題班會。
五、實施階段
在這40個不同主題的班會中,每一個主題班會都是針對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所需具備的素質和技能而設計的,均體現出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育的一大特色。
(一)實踐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素質教育培養模式是該項目的一大特色
加強課外興趣小組和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知識相融合,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深化主題班會德育教育的工作的同時,也塑造學生其他興趣與特長。在項目實施階段:
1.學校需要把專業主題班會設計好,明確每一個主題班會所要教會學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素質,以及班會所蘊含的德育內容;
2.項目的主題班會能否取得很好的成效,班主任的組織教導是關鍵;因此,在展開項目之前需要對班主任進行集中培訓,加強大家對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主題班會的認識和了解,指導班主任如何針對不同的主題班會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有效地教導。
(二)本項目的主題班會進行流程一般分為兩大環節,第一環節為參與環節,第二環節為總結交流環節
該主題班會屬于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其職業素質的形成是根據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設計的素質結構要求。不同的主題班會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進行;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以下多個方面實現的:
1.班主任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情景模擬等實踐教學,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加強動手能力,
2.班主任邀請大家進行分享交流,通過各種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了解社會對從業人員的需求與要求,樹立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方向,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就對職業概念有一個正確認識。
3.為了更加體現實踐性教學與增強教學效果,班主任也可以帶領學生外出參觀交流。通過進入社會實踐,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性。
六、思考與總結
廣西玉林農業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技能素質項目的建立,推進了示范校課程建設要求,離不開專業建設的內涵發展,也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
我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技能素質培養項目建設體現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機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進行德育主題班會教育的同時,讓旅游專業的學生也獲得了一個掌握鞏固專業技能知識的機會,這是一個具有創新富含特色的培訓項目,得到了不少師生的認可。但其還有待進一步深化、細化以及規范化,需要不斷加重專業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也需要更進一步注重學生德育教育的工作為專業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技能素質教育培訓項目辦學初見端倪,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要抓住這一機遇,迎著我校國家示范學校建設的步伐,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本著校企雙贏的態度與企業、行業合作,發揮雙方的積極性,優勢互補,合作辦學,更進一步創辦與完善具有特色的育人模式,更好地建設學校,為當地經濟服務。
總而言之,“教無定法”,“德教亦無定法”, 能夠德教成才的就算好法。然所有方法,其基本前提應該是建立在嚴謹、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厚愛、務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