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青 徐 欣 陳 浩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無錫 214000)
?
瑞舒伐他汀聯合奧美沙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內皮功能和血壓變異性的影響
沈燕青徐欣陳浩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無錫214000)
〔摘要〕目的探討瑞舒伐他汀聯合奧美沙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內皮功能和血壓變異性的影響。方法將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奧美沙坦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鈣治療。治療12 w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平均血壓、血壓變異性、內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變化。結果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日間收縮壓均數(dSBP)、日間舒張壓均數(dDBP)、夜間收縮壓均數(nSBP)、夜間舒張壓均數(nDBP)、24 h SBP、24 h DBP、日間收縮壓標準差(dSSD)、日間舒張壓標準差(dDSD)、夜間收縮壓標準差(nSSD)、夜間舒張壓標準差(nDSD)、24 h SSD、24 h DSD、ET-1明顯降低,NO明顯升高;研究組治療后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明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明顯升高(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研究組治療后dSBP、dDBP、nSBP、nDBP、24 h SBP、24 h DBP、dSSD、dDSD、nSSD、nDSD、24 h SSD、24 h DSD、TC、TG、LDL-C、ET-1顯著降低,HDL-C、NO明顯升高(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瑞舒伐他汀聯合奧美沙坦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具有降血壓、降血脂作用,且能夠有效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和血壓變異性,安全可靠,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瑞舒伐他汀;奧美沙坦;內皮功能;血壓變異性
第一作者:沈燕青(1981-),女,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高血壓、心力衰竭研究。
老年高血壓常合并有脂質代謝紊亂,血脂代謝與血壓水平具有密切的生物學關聯〔1〕。血壓在一定時間內的波動程度稱為血壓變異性,它是血壓波動的基本性生理學表現。血壓變異性能有效反映個體血壓晝夜變化的規律。研究發現,血脂代謝異常的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明顯增加,與靶器官損害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2〕。本研究旨在探討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聯合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奧美沙坦治療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內皮功能及血壓變異性的影響。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心內科門診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00例,均符合歐洲高血壓/心臟病學會高血壓治療指南(2007年)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3〕:①年齡≥60歲;②未進行降壓藥物治療時,收縮壓(3次非同日測量)≥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③排除合并有嚴重的腦血管及心、肝、腎等疾病;④入選患者均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61~82〔平均(69.6±7.1)〕歲,病史2~19年,平均(10.4±7.8)年,體重指數(24.1±2.5)kg/m2,合并有高脂血癥21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7例,其他3例。研究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62~80歲,平均(69.1±7.4)歲,病史3~17年,平均(9.2±6.1)年,體重指數(24.6±2.8)kg/m2,合并有高脂血癥23例,冠心病16例,糖尿病6例,其他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組成、病史、體重指數及并發癥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入選患者均停用既往所用藥物治療2 w,對照組患者開始口服奧美沙坦(國藥準字H20060371),20 mg/次,1次/d。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鈣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J20090092),10 mg/次,1次/d。兩組患者療程均為12 w,治療期間囑患者禁煙酒,低鹽低脂飲食,嚴格遵循醫囑,不得自行改用治療方案,
1.3觀察指標
1.3.1動態血壓測定由專門負責人員采用全自動便攜式動態血壓儀檢測兩組患者24 h動態血壓,日間動態血壓測定時間(6∶00~10∶00),間隔時間為30 min;夜間血壓測定時間(22∶00~6∶00),間隔時間為60 min,患者在血壓檢測期間可正常活動。若雙臂血壓差超過10 mmHg,取其較高者進行測量,血壓平均值以3次測量結果平均值計算。檢測指標具體包括:日間收縮壓均數(dSBP)、日間舒張壓均數(dDBP)、夜間收縮壓均數(nSBP)、夜間舒張壓均數(nDBP)、24 h收縮壓均數(24 h SBP)、24 h舒張壓均數(24 h DBP)。依據Parati法計算血壓變異參數,具體包括:日間收縮壓標準差(dSSD)、日間舒張壓標準差(dDSD)、夜間收縮壓標準差(nSSD)、夜間舒張壓標準差(nDSD)、24 h收縮壓標準差(24 h SSD)、24 h舒張壓標準差(24 h DSD)。
1.3.2血脂、內皮素(ET)-1、一氧化氮(NO)檢測清晨空腹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5 ml,注入3.2%檸檬酸鈉抗凝管,室溫條件下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后分裝于EP管(0.5 ml),置入-20°冰箱內保存待用。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ACKMANLX20)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ET-1含量,試劑盒取自解放軍總醫院東亞免疫技術研究所;采用化學比色法測定血清NO含量,試劑盒購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t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平均值比較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dSBP、dDBP、nSBP、nDBP、24 h SBP、24 h DBP明顯降低(P<0.05)。且對照組治療后均高于研究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異性比較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dSSD、dDSD、nSSD、nDSD、24 h SSD、24 h DSD明顯降低(P<0.05)。且對照組治療后顯著低于研究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變化比較與治療前比較,研究組治療后TC、TG、LDL-C水平明顯降低,HDL-C水平明顯升高(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研究組治療后TC、TG、LDL-C水平顯著降低,HDL-C水平顯著升高(P<0.05)。見表3。
2.4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ET-1、NO水平變化比較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ET-1水平明顯降低,NO水平明顯升高(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研究組治療后ET-1水平顯著降低,NO水平顯著升高(P<0.05)。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平均值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下表同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變化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ET-1、
2.5不良反應研究組患者中發生不良反應5例(10.0%),其中頭暈2例(4.0%),皮疹1例(2.0%),低血壓2例(4.0%);對照組患者中發生不良反應4例(8.0%),其中頭暈3例(6.0%),低血壓1例(2.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癥狀較輕,均可耐受。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具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4〕。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對預知靶器官損害程度優于偶測血壓結果,也有助于評估不良事件和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5〕。血壓變異性以特定時間內處于動態變化血壓值的標準差或平均值來表示,本研究以24 h動態血壓檢查計算血壓變異性。評估血壓變異性被視為高血壓并發癥的危險因素之一,其變化與神經激素調節和壓力反射敏感程度有關〔6〕。血壓變異性增大后,組織血液灌注時多時少,直接損傷血管內皮,也可誘發內皮炎癥反應〔7〕。ET-1和NO是由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它是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重要標識,二者水平異常在老年高血壓形成和發展中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8〕。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漿ET-1含量較健康體檢者明顯增高,而NO含量明顯降低,高血壓分級愈高,血漿ET-1、NO水平變化愈大〔9〕。
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除了降脂作用外,也有一定的抗感染抗氧化作用。研究發現,瑞舒伐他汀可促使血管內皮因子NO的釋放,抑制動脈內皮細胞黏附分子的分泌,它通過減少炎性細胞浸潤起到緩解炎癥反應的作用,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免受損害〔10〕。奧美沙坦酯口服吸收后通過在體內轉化為具有活性作用的奧美沙坦發揮降血壓效果,奧美沙坦與其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同類藥物比較,它具有其獨特的藥理學特點,其半衰期長,具有較好的強效性、平穩性和高選擇性〔11〕。此外,奧美沙坦也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口服纈沙坦膠囊,不僅降血壓效果明顯,且有助于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患者血清ET-1下降,NO升高〔12〕。老年人血脂代謝差,常伴有高脂血癥的發生,嚴重影響著血管內皮功能的變化,本研究在應用奧美沙坦降壓的基礎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改善血脂代謝,以獲取更佳的血管內皮保護和降血壓效果。本研究結果說明瑞舒伐他汀聯合奧美沙坦治療老年高血壓內皮功能改善和降血壓效果明顯優于單獨應用奧美沙坦降血壓治療。
綜上所述,瑞舒伐他汀聯合奧美沙坦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不僅具有降血壓、降血脂作用,而且能夠有效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和血壓變異性,聯合干預多種高血壓危險因素,副作用較少,老年人耐受性較好,對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4參考文獻
1李春艷,張華.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與血脂異常的關系〔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4):589-91.
2石俊杰.調脂聯合降壓治療對動態血壓及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11):1523-6.
3Myers MG.Recent advances in automate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J〕.Curr Hypertens Rep,2008;10(5):355-8.
4 謝云燕,秦儉.烏拉地爾和尼卡地平靜脈用藥對老年高血壓急癥患者兒茶酚胺的影響〔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4;33(4):521-4.
5李君,李曉艷,蔣學俊,等.降壓藥聯合他汀類藥物對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影響的Meta分析〔J〕.廣西醫學,2014;36(10):1419-23.
6黃建會,張志鴻,黃健蘭.辛伐他汀聯合氨氯地平治療對血壓變異性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2013;22(2):85-8.
7楊玫,何美,田州.福辛普利聯合瑞舒伐他汀鈣對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1):110-2.
8梁德賢,李慶軍,陳康榮,等.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內皮素-1、一氧化氮及血管彈性功能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4;13(5):469-71.
9 金善律,張鐵輝,劉海波,等.辛伐他汀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0;5(3):252-3,256.
10楊光,玄春花.瑞舒伐他汀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0;8(2):118-9.
11李菁,秦廷莉,趙洛沙,等.國產與進口奧美沙坦酯對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降壓療效與安全性的比較〔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12):1275-8.
12張玉蘭,孟翠娟.纈沙坦膠囊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藥,2006;6(28):449-50.
〔2015-01-22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通訊作者:陳浩(1981-),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冠心病、高血壓研究。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3-0611-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