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艷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大孤山鎮九年一貫制學校)
初中語文課堂的傾聽藝術與學生自主性的發揮
李春艷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大孤山鎮九年一貫制學校)
傾聽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要學會傾聽。教師善于傾聽可以有效捕捉到學生話語中的思想閃光點,與其進行有效互動,將學生引入一個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文學世界;學生善于傾聽可以對教師的講解理解更加深刻,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在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以教師教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已經逐漸向以學生學習為中心進行轉變,這就要求在初中語文課堂上要激發其學習熱情,使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發揮。
語文課堂;傾聽藝術;自主性發揮
(一)語文教師的傾聽
1.語文教師對教材的傾聽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傾聽是教師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學會并善于運用傾聽,可以使教師充分了解教材的內容與中心思想,更加有效地開展語文教學。用傾聽的方式來了解教材內容,而不是運用直接閱讀參考書籍來取代這種過程,是教師進行有效備課的重要方法。教師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有效地進行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語文教師對編者目的的傾聽
每一個初中語文教師本身思維習慣、文學素養的不同會導致其從同樣的內容中傾聽到不同的聲音,從而也就對教學內容的處理有所區別。在備課與教學過程中,假如教師只傾聽到教材的內容,而沒有理解編者的目的,那么有可能使學生學習的隨意性增強,使學生非常片面地理解教材。而如果教師能夠善于對編者目的進行傾聽,不但可以對教材進行深入了解,而且可以很好地理解編者的目的,從而進行更加完備的備課,使學生能夠全面了解編者的意圖,增強學習效果。
(二)學生的傾聽
1.學生傾聽教材的聲音
教材對于學生的意義是超越其作者與本身的,所以學生對于教材的學習不應該是一種復制,而應該是一種再創造和創新。學會傾聽,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從而正確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和創新。
2.學生傾聽教師的聲音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學生不愿意聽老師講課,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除了老師的講解不精彩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學生和老師是教學過程中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兩個主體,他們之間只有實現相互傾聽,才能縮短二者之間的距離,加強互動,使教學活動得以更加有效地開展。
(一)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語文課堂學習中,如果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那么會大幅度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運用多種科學的教學方法,采用最新的多媒體技術來進行課件演示,全方位多角度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情趣,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引導并鼓勵學生走上講臺,勇敢發言
新課標非常明確地將學生確立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以一個組織者與指導者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并鼓勵學生主動走上講臺,進而培養其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主體地位得以充分展現。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運用討論思辨的方式,將一些重要的有爭議的知識點讓學生辯論,學生在思考如何辯論的過程中就自然而然發揮了其學習的自主性。
(三)重視啟發式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精神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間段他們擁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語文教材中的一些重點和難點通過設立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探究學習的精神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講授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這樣來引出該問題:“在當時秦國的市場中,出現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沒有人沒鞋子,但是人人都爭著買拐杖,這種奇怪的現象能夠說明什么呢?”以這種非常有違反常理的問題作為教學的開篇,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積極性,有效培養其探究性學習精神。
綜上所述,教師學會傾聽、善于傾聽可以使其更好抓住學生發言與思考中的閃光點,增加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初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學會傾聽、善于傾聽能夠使其更好抓住教師講解的重點,加深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增強語文課堂的學習效果。另外,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趨于明顯,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并鼓勵其自主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索,充分發揮其學習自主性,全面提升其文學綜合素養。
[1]杜艷華.對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幾點認識[J].考試周刊,2011(7).
[2]覃桂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促進語文有效教學[J].廣西教育,2011(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