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晏
(常州市金壇區洮西中學)
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活動單設計
于晏
(常州市金壇區洮西中學)
初中數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所要學習的重點學科,也是培養學生良好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保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至關重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實踐,簡單談談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如何設計出一份高質量的活動單,以保證課堂的質量,促進學生的發展。
初中數學;活動單;情境教學
在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下,課堂教學要追求高質高效。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推進創新,活動單導學的教學模式逐漸出現在了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在這個教學模式中,如何合理巧妙地設計活動單是關鍵,如果活動單的質量不高,就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課堂教學質量的低下。因此如何設計出一份高質量的活動單就成為現在眾多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
在新課標“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活動單也遵循著這個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作為知識講授者為學生傳遞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并學習,這種學習模式極大地抹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而采用活動單教學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空間與機會。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活動單教學的優勢,激發學生的能力,使其在活動中得到發展與進步。
情境教學是現在一種新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情境,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實現先學后教,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比如,在教學“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時,我就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些軸對稱圖形的圖片,像天壇、故宮、蝴蝶、臉譜、水中的倒影等,學生看到這些令人激動的圖片學習的熱情瞬間高漲,課堂氣氛也變得十分熱烈,然后我讓學生先觀察這些不同的事物,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接下來便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后為了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我為學生布置了一個課下作業:找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以便在下節課上交流。
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某些知識點進行講解,從而有效地節省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活動單教學中的活動實施是主要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為學生設計合理有效的活動,以便學生在活動中收獲知識,達到寓教于樂。
比如,在教學“圖形的全等”這一節內容時,我就為學生設計了兩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分析學習,掌握知識。活動一:大家來找茬。這是學生都很熟悉的一款游戲,游戲的規則學生都十分清楚。我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在多媒體上出示幾組看似相同卻有一些差別的圖片,讓學生找出一組圖片中共有幾處不同,讓學生初步理解全等的含義。活動二:我做你學。即讓一個小組的學生展示自己的動作作為題目,讓其他小組的成員分工合作,將動作表情等模仿出來,若是有不符合要求的即判定為不過關,則出題的小組得分,反之模仿的小組得分。學生通過參與這樣的活動,對全等的理解就十分透徹。然后我就結合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簡單地為他們介紹了一下圖形全等的含義,將教學內容大致梳理了一遍,以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便于他們將所學的知識相互聯系起來。
檢測反饋是活動單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對所學知識進行檢測,學生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之后的學習中有重點地學習,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有效地節省了時間,可以將更多的課堂時間放在學習的重點與難點上。但是,檢測的時間不宜過長,內容不宜過多,以免本末倒置。在數學課上,一般教師可以將最后的課堂十分鐘交給學生,并利用這個時間為學生出題進行檢測。
比如,在學過了“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節內容后,我就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設計了一道題:⊙O1與⊙O2的半徑分別為R,r,圓心距d,請判斷兩個圓的位置關系。這道題幾乎綜合了課上所講的全部內容,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學生要想得出全面的答案,就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我讓學生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分析,通過不斷的思維碰撞,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很快就找到了解題的思路,即從兩個半徑之差與圓心距的大小關系出發,從而斷定兩個圓的位置關系。
這樣的課堂檢測不僅讓學生及時復習了課堂所學內容,又充分地調動了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解題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制訂切合實際的計劃。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設計活動單教學,是素質教育對學生能力發展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在教學中要巧妙設計活動單,讓學生在課堂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活動中收獲知識,促進自身的發展。
[1]鄒霞.淺談初中數學活動課的設計[J].學生之友(中考),2009.
[2]]章小健.“活動單導學”下初中數學課型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