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紅
(江蘇省南京一中明發濱江分校)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張小紅
(江蘇省南京一中明發濱江分校)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強化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不但能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物理理論知識并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而且能使學生的科學態度更加嚴謹,最終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基于此,著重探究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策略。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科學素養
所謂科學素養主要包括下列幾方面的內容:正確的科學理論知識、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正確認知事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能夠利用自身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便是興趣。興趣也是學生對事物、真理產生追求動力的主要推手。學生對事物擁有了興趣才能全身心投入繼而獲得新知。在初中物理課程中涉及豐富的教學內容,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物理實驗。學生在親自動手做實驗的過程中,有了自己的體驗和感悟,能加深對物理現象的印象,繼而對產生現象的原因進行思考,弄清來龍去脈,培養對物理學科的情感,最終喜歡上物理課程。例如,在“透鏡”一節中,學生動手實驗,分別用凸透鏡和凹透鏡靠近課本文字,看到了兩種不同性質的像;用凸透鏡和凹透鏡正對太陽光,發現它們對光的作用不同。通過實驗的對比,學生有了解決問題的欲望,產生了學習動力,學習起來快樂且輕松。因而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動腦,快樂學習。
學生在初步掌握基本物理知識后,結合自身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便是一個從學習轉變到運用的過程,更是讓知識實現飛躍的重要過程。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要創設條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的科學意識。例如,在“安裝直流電動機模型”一節中,學生依據說明書安裝好電動機,通電后,有的電動機能轉動起來,而有的卻轉動不了,學生通過積極地思考、分析,排查故障產生的原因,最終也使電動機轉動起來了。最終學生經歷了這個實驗過程,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讓所學的知識得到了升華。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多開展物理課外活動和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機會進行實驗和實踐,使所學知識得到充分應用,使能力得到鍛煉,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教師可以采用如下幾種方式:
1.組織專題講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科技也日新月異,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之余了解當今社會科技的動態,教師應開設與初中物理教學有一定聯系的專題講座,開闊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如“磁懸浮高速列車的運作原理”“納米科技原理及應用”“磁流體及其應用”,及與“太陽能”相關的專題講座等。
2.組織學生進行參觀調查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注意活動內容需與教材同步,讓學生帶著目的性進行參觀調查。例如:在教學“變阻器”一課前,讓學生調查了解家用電器中的變阻器及其作用;在教學“家庭電路”一課后,讓學生觀察自己家庭中電路的連接與控制,找出電器元件中有無違反安全用電原則的地方,并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等。
3.切實加強操作實踐活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現有條件進行合理的情景呈現,讓學生通過思考,將理論結合實踐解決問題。教學情境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展開:(1)為學生提供與實驗相關的器材,讓學生自己動手組裝、制作與實驗相關的儀器及模型。例如,組裝溫差發電機、太陽能電力混合驅動月球車等。(2)開展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踐活動。例如:在教學“電功和電熱”一章的內容后,讓學生測量自己家中用電器消耗的實際電功率。通過對不同用電器實際功率的測量,發現雖然實驗原理一樣,但測量時的處理方法卻不同。通過開展類似的活動,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大提升。
教師在組織實驗操作過程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尊重科學、注重事實的科學態度。例如在進行測量物質密度實驗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根據體積倍數的關系直接得出水的質量,或依據質量與體積之間的規律直接更改錯誤的數據,這樣的方式違背了科學態度中實事求是的原則,教師要及時糾正,要求學生秉承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錯誤原因,加以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授課本知識外還要向其傳輸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形成利用自身所學服務國家的意識。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實驗是其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因此,為鍛煉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初中物理教師應以實驗教學的方式進行日常教學。通過實驗教學,達成素質教育所要求的目標,繼而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科學素養。
[1]李家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1,24(19):15-16.
[2]楊順森.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新課程(中學),2015(6):100.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