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華
(常州市新閘中學)
淺談農村初級中學班級團員意識的培養
唐華
(常州市新閘中學)
中學生的團員意識是團員在自我觀念中自覺地形成的,區別于一般青年的獨有的意識,它是中學生團員在進行團組織生活和開展的各項活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礎以及行為準則。筆者所工作的初級中學地處城郊結合處,是本市一所有著近60年辦學歷史的普通農村中學,近年來學區內的生源嚴重流失,外來工子女占全校人數的比例逐年增多,已經占學生總數的85%以上。這部分學生的能力普遍較低,其家長的素質參差不齊,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并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而本地生源中的優秀生也大多選擇了擇校,最終進入本校的也大都是學區內學習能力和文明意識都相對較差的學生。
筆者在本學期對全班的團員做了一份《共青團員意識調查問卷》,團員們填寫問卷時都很認真,通過調查問卷的結果可以看出,廣大團員的思想和情緒基本還是積極向上的,但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思想問題。主要表現總結如下:(1)初中生共青團員的理想信念漂浮不定,人生目標尚不明確。(2)初中生共青團員的社會公德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3)自信心不足,心態失衡。(4)團員意識逐漸淡化,沒有表現出團員的先進性。
雖然班級中學生團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但是針對團員意識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堅持因人施教,有意識地開展各項活動以增強初中生共青團員的意識,主要開展了以下一些活動:
團支部設了競爭上崗和聘任制度,比如:團支部書記、生活委員、文藝委員、宣傳委員,期初,由團員自主個人申報或組團申報,經過演講拉票和班級投票后上任相應的崗位。這種專人專干的方式可以把他們從繁雜瑣碎的事務中解脫出來,鼓勵其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在一段時間后再進行輪崗,班主任經常對班級團支部的團干部和團員骨干進行交流和培訓,交給他們方法和技巧,再讓他們結合自己的想法,加以創新,幫助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得到鍛煉和提高,這樣也更好地發揮了團員骨干的帶頭作用。幾次循環下來,團員干部在團的各項工作中基本都能勝任,團員在工作上有壓力,更有動力,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從根本上改變了團員的工作態度、提高了工作實效,團員的意識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強化,從而也大大提高了團內工作的效率。
在開學之初,首先制定出團員考核的量化表,使得考評的內容量化、細化、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考核的對象不僅包括老團員,也包括預備團員。其次客觀公正地開展考評工作,如檢查作業,不定期地換檢察人員,而且將非團員和預備團員搭檔組合,以保證考核的公正性。在一段時間之后,評選出當月最佳的先進模范團員。互相監督的方式,很好地調動了各位團員的積極性,學生自我約束的能力得到了加強,團員的意識也相應地得到了加強。
在他們學習的主陣地——教室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品德高尚的班級氛圍和優美的生活環境,將會有利于培養團員的愛國愛校愛班的情緒、良好的社會責任感、積極的個人進取心以及良好的道德習慣。所以本班在團支書的積極引導下,團支部組織各位團員精心布置了教室內外的環境,在教室內部的墻上巧妙利用教室的各個角落布置了各個欄目:種類繁多、排列整齊的書吧,該書吧由專人負責,有完善的借閱制度和借閱登記記錄,并且經常更新書吧的內容,團員則將優秀的閱讀感想制作成有個性的明信片,張貼在相應區域,這樣一來美化了教室的環境,二來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定時更換的布局講究、書寫工整的黑板報;教室內外各種各樣的激勵性標語;每日更新的“凡人凡語”——每人輪流在一塊小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心得感悟。這些精心設計的版塊,很好地發揮其潛移默化的作用,凈化了學生的身心,培養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團員意識。
在團組織中積極開展各式各樣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發揮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得到充分調動,繼而引導團員們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這樣才能讓他們較為充分地認識自己、鍛煉自己和展示自己,同時達到以團員帶動廣大非團員的目的,讓班級所有學生在活動中都真正有所知、有所獲。在團支部書記的組織下,本團支部團員們積極參加市圖書館的義工服務;積極參加學校愛心義賣活動,主動關心弱勢群體,從而提醒自己更好地珍惜已有的幸福生活;在學校組織的“捐廢紙、獻愛心”活動中,本團支部更是積極地走在前列。團支部的每一位成員總是盡心盡力地將平凡的小事做得很好。在團支部的組織下,本團支部還開展了很多有意義的班會活動,將游戲巧妙地穿插其中,寓教于樂,比如:風火輪游戲、護蛋行動小組、愛心接力游戲等。
在廣大團員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團支部的共青團工作和青年工作呈現出蓬勃生機的景象。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積累,團員們成長了、進步了,整個團組織也在日趨成熟。本團支部多次獲得校級、市級的表彰。筆者將繼續探索團組織的建設。
[1]劉俊彥.關于中學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思考[J].中國德育,2012(13).
[2]張宏剛.論中學共青團工作的誤區與對策[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2(3).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