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門市江心沙學校(226116) 吳一飛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教學的“三注重”
江蘇海門市江心沙學校(226116) 吳一飛
小學數學注重四基的教育目標,也就是將基本數學知識、基本數學技能、基本數學思想以及基本數學活動經驗貫穿到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開展好基本活動經驗教學,豐富課堂內容,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養,促進創新性人才的培養。
小學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教學
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在改革的過程中,就有學者就提出了將“數學基本活動經驗”貫穿到教學過程中,彌補雙基教育在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讓學生積累生活經驗,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基本活動經驗教學中要注重具體與抽象的結合,利用學生熟悉或者感興趣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中“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為例。
師: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這方面的內容,了解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表面積計算公式,現在哪個同學能說一說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生1:設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a、b、c,那么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是2ab+2ac+2bc。
師:一個長方體的游泳池,其長3米,寬1.5米,高0.8米,要在水池的內壁和底部抹上一層水泥,請問水泥部分的面積是多少?
生2:可以按照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來計算,但是地面面積只需要計算一次,因為游泳池沒有蓋。
師:說得不錯,你們在學習時不僅需要掌握理論知識,還需要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將其應用到實踐中,并且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適當的變換,這樣才能夠對知識實現全面的理解。
教師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讓學生通過具體的題目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在應用的時候要注重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思考數學問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啟發,這樣學生在思考的時候就會有一定的方向,避免沒有邏輯的思考造成時間的浪費。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中“方程”的教學為例。
師:你們喜歡吃水果嗎?你們買過水果嗎?現在有一道買水果的題目:在一家水果商店里面,蘋果比梨的重量少45千克,現在有蘋果12箱,每箱15千克,而梨有15箱,那么請問每箱梨的重量是多少?試著把我們學過的知識運用起來。
師:如何建立關系式呢?
生1:這道題的關系是“梨的總重-蘋果的總重=45”。
生2:可以將每箱梨的重量設成x,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列得15x-12×15=45。
師:同學們已經將方程的思想貫穿到解題過程中,以后再遇到類似的題目時也要利用方程的思想,這樣才能夠迅速解決問題。
教師從學生熟悉的購買貨物引入,不知不覺將學生帶入數學問題中,學生也就能夠充分調動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積極參與到數學問題的解決中,這樣學生既增強了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提升了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小學數學課程還需要注重人文性、情感性的教學,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增強學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中“找規律”的教學為例。
師: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現象,比如四季的輪回、白天黑夜的更替、太陽東升西落等,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現象,今天我們就要來尋找數學世界中的規律。先看一組數,1、4、7、10、13、16、( )。在16的后面應該填上什么數呢?
生1:在這幾個數字中,后一個數字都比前一個數字多3,那么在16后面填入的數字應該是19。
師:真是火眼金睛,這么快就觀察出來了。再看一道題目:3、4、6、9、13。這幾個數據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規律?
生2:這幾個數字中,第二個數比第一個數多1,第三個數比第二個數多2,第四個數比第三個數多3,第五個數比第四個數多4。
師:生2也非常聰明。看來這些規律都難不倒你們,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找規律內容。
教師由淺入深引導學生了解不同數列之間的規律時,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學生就會從找規律的過程中獲得樂趣,會更積極地思考教師接下來提出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基礎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作用,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并且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增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自然就會豐富起來。
(責編童夏)
G623.5
A
1007-9068(2016)23-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