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平
(浙江新昌大市聚初級中學)
做實文本解讀,優化閱讀教學——基于文本解讀的閱讀課活動設計
李佑平
(浙江新昌大市聚初級中學)
英語作為語言文字,學習的意義在于能夠進行人與人之間口頭、書面的交流。閱讀便是一種從書面材料中獲取信息的交流過程。試圖立足文本,深度解讀文本,并依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技能的目標要求,進行閱讀課的活動設計。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立足文本
閱讀教學旨在于培養學生從文本整體來理解作者的觀點、意圖及對文章進行綜合的解讀、評價。教師在關注文本、處理閱讀中的語言教學時始終應把握兩個要點:一是語言學習是為了加深對文本的解讀。二是語言學習和操練不能脫離文本語境。
1.正確處理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的關系
閱讀文本,可以從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進行解讀。按照從單詞到句子,再到段,這是文字性解讀,重點學習有關目標語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文本塑造的人物,承載的寫作意圖、觀點和技巧進行分析,是對文本的文學性解讀,重點訓練閱讀技巧。而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的解讀,都離不開對文本語言的研讀,而這些文本語言也構成了閱讀課的目標語言。
2.優化文本資源,注重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
文本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載體,也是學生獲取豐富語言信息的橋梁。這種優化文本資源的方式,首先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即要求學生能夠在充分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文本的核心詞匯來表達文章大意;其次是要求學生體味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培養其語言信息篩選能力;最后則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拓展延伸能力,即要求學生在發揮自身想象思維的基礎上能夠深入體味文本的思想情感及其拓展價值和意義。
3.感悟文本內容,提高學習思維和感知能力
閱讀教學既然是基于對文本的理解感悟基礎之上,那么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培養則是其中的核心。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感悟文本能力,應該在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基礎上,注重對文本的語言信息、深層內涵等方面予以關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學生感悟文本應該在閱讀的基礎上了解文章大意,并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整體閱讀理解能力;其次是注重對文本主要信息的提煉,以此來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最后則是要求學生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學習思維中不斷總結。
一般分為三個階段: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三個階段各有側重。
1.Pre-reading
Pre-reading階段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主要目的就是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為接受新知識做好準備。因此,這一階段要復習文本相關語言知識、設計有趣味性、體驗性、可說性的問題,拓展學生視野,預測文本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想象力和英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2.While-reading
課文文本處理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關鍵所在,課文是文化背景、詞匯、語法、篇章等知識的載體。通過課文處理,要求學生能把握課文基本思想和篇章結構,了解作者思路等,具有語篇理解能力。
這個階段要加強文本語言、文本內容和文本結構等的指導,使教學語言與閱讀相融,加強師生交流,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學會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3.Post-reading
在課文文本處理完成以后,設計一些問題,對文本內容進行復習、復述、總結、表演、辯論、小組討論等進行鞏固,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掌握。這一階段的活動應與文本密切相關,但不能拘泥于文本本身。這一階段應讓學生發揮想象,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原文,培養其思維和應用語言的能力。
我選取了人教版新目標八下Unit 9 Section B 2b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作為閱讀教學內容來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重點詞匯(thousand,thousands of,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safe,simply,fear,whether,Indian,Japanese,fox,allyear round,equator,when ever,spring);完成相應練習。
2.技能目標:
(1)Skimming技巧之——抓住語篇主題句了解語篇的主旨大意。
(2)Scanning技巧之——抓住問題中的在語篇中尋找信息。
(3)結合語境猜測詞義能力的培養
3.學習策略: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學習策略共享。
4.情感態度:通過描述旅游交通,提高對旅游和英語的興趣。
5.文化意識:了解國外旅游景區。
閱讀教學程序設計:
Ⅰ.Pre-reading(激活知識,引出話題,激發興趣)(8分鐘)
活動一:Brainstorming(頭腦風暴)復習有關詞匯。
活動二:運用wordmap方式復現相關詞匯。
活動三:Background介紹:
課件呈現:(學生自讀下面信息)
走進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市國家。該國位于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并以長堤相連于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因此,新加坡每天都吸引著將近12000名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旅行者前來旅游觀光。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新加坡一年四季差別很小,年平均溫度在23-33℃之間,全年都很溫暖。一年中的降水學習學生,讓全班的掛科率大大降低,這是對學生的一種認可和激勵,消除學困生的自卑感,更激勵學習優越的學生,讓學生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得到了鼓勵。
2.采取適當的批評方式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樣的意思可以有多種的表達方式,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說話方式應該更加講究語言藝術,批評的方式有各種各樣,其中委婉曲折式的批評歷來被許多老師所采用,比如,一位男學生因為頭發太長,影響校容校貌,一種說法是:“你頭發怎么那么長啊?把頭發給我剪掉,難看死了!”另一種說法是:“大夏天,你頭發那么長,熱又不好看,剪了吧?”不同的說話方式將會收獲不同的效果,委婉曲折式的批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又不傷害師生之間的關系。比較有經驗的老師會采取“贊賞—批評—鼓勵”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批評,先夸學生在某一方面的長處,再告訴他在這件事做得確實不正確,最后在對她說要是他可以改正錯誤,好好地向別人學習,我會很高興的。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改正錯誤,還可以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肯定,充滿前進的勇氣和信心。當然,我們有一些教師比較幽默,也會經常采用幽默式的批評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批評。幽默詼諧的交流,精辟入理又令人回味。在批評學生時,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就可以用幽默的笑聲消除學生的反叛心理,使學生在笑聲中悔過,還可以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一舉兩得,這一幽默式的批評更能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
3.批評與鼓勵應相結合
在教育學生時,教師應該認識到批評和鼓勵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講究批評和鼓勵二者適當的相互結合。用不斷的鼓勵,支持學生不斷進步;用適當的批評,提醒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重新改過,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斷前進。我們知道鼓勵具有激勵作用,因為不斷的鼓勵,會防止學生產生自負情緒,從而不會在學習上養成懶惰、拖沓的壞習慣,而適度的批評可以使學生隨時有一種高度的警覺,他們就會去做不懈的努力讓自己進一步成長。當學生犯錯時,老師應該將鼓勵與批評運用好。這兩把教育的標尺,當用則用,當棄則棄,對學生應該積極地、有針對性地給予輔導,最終使學生不斷進步,成長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學生。
總的來說,老師在教育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許許多多棘手的問題,如果我們需要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話,那么一定要選用適當批評時機和批評方式,再加上使用合理的鼓勵性語言,講究批評和鼓勵二者適當的結合。只要能夠做到這樣,就能真正與后進生進行內心最深處的溝通,從而達到“教育改正其行為必先改正其心靈”的目的。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說,他們注重的是在別人的眼中自己是個什么樣子。當學生有閃光點或錯誤時,作為教師只有巧妙運用鼓勵和批評的方法,批評與鼓勵有效地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塑造他,避免學生反感而產生逆反心理。其實就鼓勵或批評來說,只要我們可以正確對待,客觀地看待鼓勵和批評,它們就能夠成為學生奮斗前進的動力,鞭策學生攀登上成功的頂峰。用批評與鼓勵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導,這樣不僅提升教育者的層次,一代人的水準也將會得到提高。少年強,則國必強!
[1]戴曉梅.對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學咨詢,2011(18).
[2]鄧蓉.淺談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評技巧[J].科學咨詢,2011(18).
[3]劉洪剛.論教學中的表揚和批評[J].現代商貿工業,2012(11).
[4]任亞南.高中班主任領導角色研究[D].蘇州大學,2010.
[5]趙莎莎.差異性學生評價探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
[6]姬躍武.班主任如何把握批評教育的時機和度[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1).
[7]廖凡.教師批評學生的學問[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14).
[8]王小勇.班主任對學生的批評和鼓勵的藝術[J].神州(上旬刊,2012.
[9]王玉紅.撥動“批評教育”的琴弦[J].中國教師,2012(2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