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進新(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王家山教管中心)
?
讓陽光之愛融化堅冰
——問題學生教育對策淺議
周進新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王家山教管中心)
近年來,在學校教育領域出現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難教育群體——問題學生。他們表現出來的諸多不良思想特征、心理特征、行為特征、學習特征等日積月累,固化為難以矯正的逆反心理、頑劣習性。
當我們面對那一個個問題學生的時候,我們怎樣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去呵護他們呢?筆者認為,教師要用愛的陽光去溫暖每一個問題學生的心田。以下我針對五種類型的問題學生,提出系列教育對策,以供讀者參考。
學業上的挫敗感使問題學生看不到自己在學習上的希望。如果我們能在學習上助他們一臂之力,讓他們感受到學業上的成就感,就不會在學習上繼續“問題”下去了!學業輔導要對癥下藥,智力差的要開發智力,習慣差的要培養習慣,基礎薄弱的要強化基礎。
1.動之以情,激發學習熱忱
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多與他們談心,了解其學習情況,及時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鼓勵他們積極向上。
2.對癥下藥,促使他們上進
對于因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而成績差的問題學生,要堅持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上課注意聽講;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多讀書多背書等。對智力遲鈍、反應不靈活的問題學生,為他們講解“笨鳥先飛”的道理,幫助他們制訂學習計劃,扎扎實實追求進步。對那些頑皮、自控力較差的學生,堅持打持久戰。上課時,讓他們坐在講臺前,時時暗示,提醒這些學生集中注意力;作業時,坐在他們旁邊幫助其改正拖拉、懶散的不良習氣。
3.啟發誘導,培養學習興趣
對缺乏科學學習方法指引的問題學生,應著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參加諸如班級寫字比賽之類的活動,讓他們體會自身的價值;課外活動時,教師可與學生一起做知識性的游戲,使活動成了知識的園地,逐步培養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自覺地學好文化知識。
我們教學生,首先應該教他們做一個有著健全人格和獨立個性的人,做一個真誠、善良、寬容、富有愛心的人。而一名具有教學智慧的教師一定能從課堂上找到熏陶、感染、啟迪學生的核心因素,使自己的教學不僅僅知識豐盈,而且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我們常說“文以載道”,做人的道理往往就蘊涵在課文之中。例如,語文教學中,每篇課文都蘊涵著開啟學生心靈的道理,我們可以讓他們從中領悟大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的境界,或者是讓他們感受人性的美好。作為教師,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和運用這些教育資源,巧妙地設計能引起學生思考和感悟的問題,讓自己的心靈和學生一起跳動,用心靈啟迪心靈,才能真正地熏陶、感染、喚醒和鼓舞問題學生擺脫問題的桎梏。
另外,教師要用自己的心靈去喚醒、激勵他們,促使他們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學生的心靈向教師敞開了,教師愛的陽光才能直射,否則,一切都是枉然。但教師一定要盡量避免空洞的說教,應多觸動他們的心靈,讓他們深有感悟。
行為的偏激體現為一個“爭”字。“爭”的欲念產生了,言語、行為就容易偏激。教師要告訴學生:社會中、生活中的矛盾時時處處都存在,回避是不可能的,問題在于用平和寧靜的心態去面對。這里,教師應該教育學生明白:自我與他人、社會、自然的和諧是人生成長與快樂的根本。
在此教育環境的創設過程中,教師要有勇擔責任的真心、耐心和平常心。真心就是為學生一生的健康成長奠基。耐心表現為問題學生出了問題,產生了反復時,能做到冷靜分析,積極尋求方法,不放棄任何一個問題學生。平常心是指不夸大問題學生的問題,僅僅視為學生在前進道路上美麗的錯誤,視為自然之事,不小題大做。
問題學生的社交障礙,可以用一“誠”字去化解。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講究一個“誠”字,誠實、誠心、誠信、誠敬、真誠、誠意、誠摯、誠懇……一直都是我們所秉持的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信條。人與人之間之所以存在隔閡,也是因為不“誠”造成的。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做真人”,其“真”的根本是“誠信”,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對學生起著不可估量潛移默化的作用。
學校教育中,我們應引導問題學生敦品力行、學會堂堂正正去做人,這是解決問題學生問題的基礎工程。
我們首先要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我。“認識你自己”,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就拿來認識自我的信條。教師應經常通過德育活動引發學生自問“我有哪些優點,哪些缺點?”這樣發問很自然地觸動他們的心弦,讓他們去反省自己,正確認識自己。
教育好問題學生,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開發他們自身的成長與教育資源。為此,要進行優良品行的教育,即“我能做什么”。問題學生身上也存在優點,比如他們頭腦靈活,交際范圍廣等。作為教師,不僅要善于發現,而且要善于開發利用。很多事情,“觀念一變天地寬”,只要我們換一種思路去看,原先認為是劣勢的,可能就是優勢了。
參考文獻:
阮為文.論“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04).
注:課題批號:BY[2015]G088。
·編輯李建軍